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人物 » 石油专家评论 » 正文

邹志强:增产降价争夺市场 欧佩克影响力回升

日期:2016-08-10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国际石油网

2016
08/10
08:5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国际油价 石油市场 原油产量

刚刚过去的7月,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原油产量再次创出新高。据有关机构的统计,其7月份原油日产量达到3341万桶,相比6月(修正后为3331万桶)又增加了10万桶,超过了2016年1月的3265万桶的历史纪录。伊拉克的石油产量再现大幅度增加,日均产量增加了9万桶;预计沙特产量依然高达1050万桶。

与此同时,近两个月国际油价出现下跌态势。6月初反弹至每桶50美元上方之后,国际油价不仅未能继续走高,反而很快跌回50美元下方,7月更是出现了持续下跌态势,单月跌幅接近15%。截至7月底,纽约轻质原油主力期货合约价格报收于41.6美元/桶,北海布伦特原油主力期货合约价格收于42.46美元/桶。8月初,国际油价更是相对之前的高点50美元/桶跌去了20%左右,处于近三个月来的低位。

对比今年上半年欧佩克原油产量与国际油价可以看出,二者存在较为明显的负相关性。1月至5月期间,欧佩克石油产量保持稳定和相对低位,国际油价在其他有利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出现持续上涨,从最低时的每桶约26美元上升至50美元;但6月和7月,欧佩克石油产量出现大幅增长,同一时期国际油价出现震荡下跌,逐步掉头向下,特别是7月跌势明显。当然,其中还存在其他重要的影响因素。例如,今年年初以来的油价反弹使得美国运营的油田钻井数量连续增加,特别是7月增加了44台石油钻机,美国页岩油厂商持续增产也使市场对供应过剩的担忧雪上加霜,加之同期美元的不断走强,这些因素都令国际原油价格延续跌势。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大,特别是新兴国家需求持续放缓,而国际石油供应依然充足,供需基本面决定了国际油价缺乏大幅反弹与持续上涨的动力。考虑到欧佩克坚持增产抑价、抢占市场份额的既定策略不变,同时部分欧佩克产油国的形势与政策出现积极变化,如利比亚石油出口状况趋稳,伊朗坚持增产,未来一个时期内,欧佩克的原油产量与供应量预期将继续增加,中短期内油价依然承压下跌,不排除重回30美元时代甚至更低的可能性。也许油价走势将再次重现去年的情景,即油价在上半年经历上涨后失去动能而趋于震荡下跌,在临近年底时又现暴跌。

经历了两年的市场争夺战,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在全球石油市场上所占的份额有明显回升,国际影响力也随之出现上升迹象。

长期以来,沙特等海湾产油国在欧佩克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欧佩克的议程与政策,特别是作为领导者的沙特依托自身强大的石油生产能力拥有最大的政策影响力。2014年年中国际油价出现大跌以来,以沙特为首的海湾产油国主导欧佩克坚持争夺市场份额的优先目标,开展持续的“价格战”,并受到复杂的地缘政治、伊朗解除制裁等因素的影响,不仅不减(限)产保价,反而通过不断增产抑价打击各方竞争对手,尤其是美国页岩油气企业,以维持和扩大自身的国际市场份额。这一时期,沙特、科威特、阿联酋、伊拉克、伊朗等欧佩克国家出于不尽相同的目的大举增产,“降价保份额”成为欧佩克的核心市场战略。尽管这一策略是否取得成功存在争议,但是其对石油市场的影响显而易见。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虽然损失了短期的石油收益,但欧佩克的影响力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一方面,欧佩克的市场份额明显上升,国际社会对欧佩克石油的依赖度不降反升。据统计,中东石油目前日产量3100万桶,相对于2014年年初增产了超过250万桶,占全球市场的份额上升至34%,只是略低于1975年的36%,达到了近40年来的顶点。欧佩克预测,非欧佩克成员国供给今年预期日均减少90万桶至大约5600万桶。仅在美国,2015年4月以来日产量就下降了90万桶。另一方面,国际石油市场与世界经济表现对欧佩克的敏感度也出现上升,欧佩克会议动向与月报数据等有关信息的影响力更为市场所重视。虽然欧佩克的内部纷争和矛盾冲突为外界所熟知,部长级会议及有关冻产会议的结果也几乎毫无悬念,但其仍然是国际石油市场上的重磅消息而受到瞩目,欧佩克月报也成为左右短期油价波动的关键因素之一。

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全球石油供需格局出现重大变化,加之欧佩克内部又纷争不断,欧佩克影响全球石油市场的能力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低油价时代欧佩克内部的分裂与矛盾更甚于以往,欧佩克影响力的上升更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以沙特为首的海湾产油国的强大影响力。

当前,虽然承受着日益沉重的财政压力,但沙特依然带领欧佩克产油国继续坚持增产抑价的策略不变,誓将“价格战”进行到底。面对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的竞争,沙特已经丧失了中国最大石油供应国的地位,其正在采取措施加大对主要消费市场的争夺。近期的例子是,沙特阿美公司表示,将9月出口亚洲的阿拉伯轻质原油售价下调1.3美元/桶,为去年11月以来最大降幅,超过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的下调1美元。这充分显示出沙特等海湾产油国争夺亚洲市场份额的坚定决心。持续两年的“战斗”还远没有结束,新一轮的“价格战”似乎已在酝酿之中,国际石油市场的态势也值得进一步观察。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