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人物 » 正文

讲好石油好故事

日期:2017-02-17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作者:江汉石油 胡振华 张锐

国际石油网

2017
02/17
09:1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石油人 石油 钱玉葵

    “传承石油精神,得先讲好石油故事,用生动的故事博得青年的内心认同感,唤醒他们的石油传统意识。”说这话的是江汉石油工程四机厂退休职工、油田“百千万”活动技能传承人,今年76岁的钱玉葵。 
 
    1941年,钱玉葵出生于上海浦东,高中毕业后,已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他,响应国家的号召,来到偏远的青海,后又转到甘肃,成为四机厂的前身——石油运输公司的一名汽修工人,成为了保原油东送、保国家战略资源运输的一份子。从此,他一生结缘四机,一生奉献四机,用扎实的工作和严实的作风诠释了老一辈石油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理念。退休后,他奔忙在了关心下一代的战线上,成为了四机厂“工匠精神传承组”和“五老志愿服务队”的成员,是厂关工委“文化、技能”传承活动中的骨干。在四机社区居民眼里,热爱文艺、钟情创作的钱玉葵也是厂文艺圈内的名人,大家都亲切的称他为“钱导”。 
 
    倾听历史足音 薪火代代相传 
 
    钱导的《新老四机人对话理想与责任》讲座被厂及社区的青年们期待了很久。那天,现场坐得满满当当的,满头白发的钱导用他特有的“沪腔”普通话开讲:“跟这么多年轻人一起,能谈谈昨天的我、昨天的四机厂、昨天的四机人,我感到很荣幸,感谢大家给我一个回忆的机会。”紧接着,他顿了顿,郑重地说,“作为一个老四机人,我必须先讲出多年来最大的一个心愿:衷心地希望你们珍惜咱们这个70多年的老厂子,把事业一代代延续下去。” 
 
    这个有着70多年发展历史的企业,随着岁月流逝,使人们慢慢淡忘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过去的艰难创业史并不一定被现在的四机青年所熟知。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俨然是一块活化石,他的人生轨迹就是石油四机的发展轨迹。在那次讲座里,钱玉葵的每句话都掷地有声,青年们围坐在老人的周围,久久不愿离去。 
 
    “钱爷爷在甘肃保原油东运,吃的是粗粮,住的是帐篷,来荆州建设新四机,自己打煤砖,住在芦席棚,条件这么苦,却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如今我们住在装修一新、设备齐全的公寓里,工作在现代化、高科技的研究所里,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呢!”来自新产品压控所的青年研究员邾启梦感叹不已。 
 
    “啧啧啧,肩扛手拉,手工造出了五七牌大型柴油车,还去武汉游行展览,太厉害了!”那段奇迹一般的历史让青工王明深有感触。 
 
    “外人并不知道石油工人的泪水和汗水,哪怕是在朋友圈里转发一条信息,我也要把石油精神传播出去。”很多人拿起手机拍照,用当今流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想。 
 
    传承文化 重言辞更重行动 
 
    在社区里,钱玉葵与青年人的交集主要在文艺创作上,他身为油田老年艺术团艺术指导、音乐舞蹈协会秘书长,在油田文艺圈子里很有名气。在大学毕业生迎新晚会、青年文艺表演的现场,常常能够看到他的身影,他能够轻松地听出错误的音符,能用手打出精准的节拍。年轻人尊重这位古稀老者,喜欢这位“文艺老年”。 
 
    在舞台下,钱玉葵经常告诫年轻人,厂里组织节目,你们要努力完成排演任务,尽可能地想方设法节约经费,凡是自己能干的,尽量不花钱,少花钱,把钱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他和大家一起用硬纸粘制漂亮的民族舞帽饰,用竹片、红纱制作道具红帆,组织女演员往服装上加缝装饰,用铁丝穿珠子做成头饰,厂里几个鼓架子万向轮被缠死了,严重影响排练,他利用休息时间把48个轮子全拆开清洁了一遍,既节约了开支,又培育了青年人的节约观念。 
 
    钱玉葵73岁时,被诊断出患重病,在病床上,他就把自己患病的经历写成了书,用李白的诗和契诃夫的文抒发自己的感受。如今,这位四机厂的“文艺老年”又回到了关工委的战线,继续发挥着余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四机青年。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