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业界对石油消费的管理主要是基于“看得见”的显性石油视角。这主要体现在我国更加注重对显性石油消费比较集中的交通运输、化工等高油耗行业进行管理。其实,还需要对于国民经济中消费这些高油耗行业产品或服务的其他部门加大关注力度,统计隐藏在这些高油耗产品或服务中的隐含石油消费。
隐含石油是指某种产品或服务在生产全过程中直接和间接消耗的石油总量。其中,间接石油消耗是指产品或服务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部门产品中所包含的石油总和。对国民经济中隐含石油消费的忽视,一方面会使那些非传统高油耗行业的管理有所放松,这些行业虽然直接消费石油少,但通过消耗其他行业的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来间接消费的隐含石油很多。另一方面,也会使对外贸易中的隐含石油净出口遭到忽视,而它已经成为我国石油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技术、知识跨国流动日益频繁,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已经失去了现实意义。一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如果完全按照比较优势来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能获得利益,但在与以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贸易中,总是处于不利地位。即使在对外贸易中能够获得贸易顺差,也会成为以低科技含量和低附加值为产品主要特征的“世界工厂”。
对此,我国可以根据国民经济中隐含石油的出口规模结构及出口路径,主动扩大那些尽管国内可以生产,但石油消耗量很大的产品的进口,对高隐含石油产品的进口实施低关税政策。站在全球的视角下,积极利用国际隐含石油转移,增加隐含石油进口,这既可以降低贸易顺差,也可以间接增加国内石油供应,节约国内石油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