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财经 » 石油股市 » 正文

石油双雄派387亿元红包 网友呼吁全民分红

日期:2011-09-07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中国经济网

国际石油网

2011
09/07
16:5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石油双雄 全民分红

    在油价“只涨不跌”的质疑中,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相继发表半年报。半年报有两点极为引人注目:一为两巨头要向股东派发将近387亿元人民币的分红;二为两巨头抱怨炼油板块巨亏拖了后腿,就怪成品油不涨价。半年报发布后,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网友的激烈讨论。

    数据--红包到底分给了谁

    “两桶油”大派387亿红包,去年一年,所有央企加起来上缴给国家的红利也才630亿元人民币,折算下来,半年只有315亿元,远不及两家企业派的红包。不得不说“两桶油”十分慷慨,但是面对如此的红包股民反而淡定起来。网友质疑:“石油双雄387亿元红包派给谁?”

    中石油:半年报显示的分红为297.03亿元。截止6月30日一共有1830多亿股。中石油母公司持股占86.332%(不含中石油的境外全资子公司持有的H股)。H股的200多亿股、社保基金在A股的4亿股,A股的机构和散户所持有的大概加起来只有40亿股左右,约2.186%。

    中石化:半年报分红显示为86.7亿元,是向全体股东发放。持股最多的依然是中石化集团,占有总股本的75.84%,然后是H股的19.20%,剩下A股的机构和散户们持有的比例不到总股本的5%。

    数据可以看出,红包大部分自己派自己,离公众很远。换而言之,分红分得绝对大头的可不是普通股民。

    呼吁--既是“全民所有”,何不“全民分红”

    中石油、中石化分红分得最多是母公司,按有关规定,他们要拿出利润的15%上缴红利。有专家分析称:这些红利有四个去向:其一,扩大再生产;其二,弥补国有资本金投入不足;其三,解决企业历史负担;其四,科技创新方面投入。还有媒体质疑,“既是‘全民所有’,何不能‘全民分红’”。并举例说“蒙古国向全体国民派送了第一优质大矿的股票,每人能获得536股。”他们占了全民的资源,破坏了全民的环境。可是“两桶油”的红包离我们太远了,连眼馋的份儿都没有。说到底,我们也只能期盼“全民分红”。

    建议--打破“两桶油”垄断地位,健全监督机制

    “两桶油”抱怨炼油板块巨亏拖了后腿,怪成品油不涨价。网友的反应形成巨大反差,网友纷纷表示要改变油价只涨不跌的现状。有网友出谋划策:要改变油价只涨不跌的状况,一要引入竞争机制,允许其他企业进入,打破“两桶油”的垄断地位,只有竞争才有进步。二要健全监督机制,保障定价、财务等信息的阳光透明。三要限制管理层的工薪收入,目前管理层的收入明显过高,普通员工的收入明显偏低,这样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新思路--试试不要钱的油,中国将无油可用

    针对网络热议的油价“为何只涨不跌”,“两桶油”赚得一塌糊涂的观点。新浪网友“旁观者清”则认为石油的涨价幅度还不够。他说:“看看满城的交通拥堵,看看那些想奢侈享受私家车,又不想付出油钱,大家再造这样的片面舆论,试一试不要钱的油,中国将在十年内无油可用。”他还解释道:“看看国内某大型油田出油水占了80%,别人想尽办法提高产量,好好算一算两大公司的投入产出比,就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应该给我们的子子孙孙留下些资源。”

    对此观点,中国经济网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北京市出租车司机。他们对此褒贬不一。支持者表示,城市交通压力大,提高油价,减少私家车上路,是一个很好减缓交通压力的方法。当然同时就对公共交通有了更高的要求。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