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货的投资者对罗杰斯的“百元油价”理论一定记忆犹新。回顾这一年来油价的大起大落,先是从去年7月份的78.4美元/桶的历史高点回落到今年1月份的55美元/桶,继而涨至今年7月份的72.5美元/桶。新一轮的“石油危机”即将来临?
今年三季度后,伴随全球经济的逐步增长以及美国经济走出低谷,国际市场上无论是油价还是原油期货持续走强,油价站稳于70美元/桶的高位。这势必给经济带来更大通胀压力,恰为各国央行最不希望看到。
不是“新石油危机”
结合近几十年历史数据不难发现,当前油价早已大幅超出历史水平,即便是50美元/桶的价格也达到了上世纪平均油价的两倍以上。而这却并未带来全球通胀水平的快速攀升,相对合理的解释就是“石油越来越值钱”这个现实已被各国接受,高油价带来的通胀压力被部分消化。
目前国际市场上不论是原油还是成品油,其供需失衡状况均未得到改善。2007年之后,全球经济大好,就连美国经济也逐步摆脱了高利率阴影,强劲的就业数据以及制造业的进一步扩张都帮助经济展现新一轮强势;同时美国夏季汽油消费高峰期的到来也助长了居民的石油消费。从需求看,美国石油消费量占全球的25%,进口量占27%。
完全依靠进口原料维持经济发展的日本对石油消费的增加也是必然的,2007年央行的加息举动证实了日本经济的回暖,这进一步加大了它对石油的需求。而中国对石油的需求量也难短期出现转变。2007年石油需求预计将达到763万桶/日,同比上涨6.76%。
从供给看,世界上的石油总体开采量越来越小,探明存储量也越来越少,再加上近几十年来全球并未发现任何大油田,2007年以来石油的剩余产能逐步下降。比如,伊拉克石油生产情况并没有出现多少改观,产油国石油设施的投资依然不足。面对高涨的油价,国际能源署曾经一再要求欧佩克增产以缓解油价,却遭到欧佩克断然拒绝。在夏季,炼油厂没有足够的产能满足增长的汽油、柴油和喷气燃料的需求,原因是许多石油公司一直试图在现有工厂产能的基础上获得更多产量,而不是考虑新建炼油厂,直接导致全球炼油能力长年不足。在此情形之下,不仅是原油的供需失衡没有得到多少改善,同时成品油的供需也在夏季这一耗油旺季面前变的愈发紧张。
所以仅从供需而言,未来石油的价值必然是逐步增加。那么,按照当前油价水平,投资者并不需要过度担心新一轮的“石油危机”到来。
在前期的文章中我曾提及,当前大部分国家的利率水平相对经济状况而言上调空间不大,而且升息效果无法同时作用到各不同的经济层面,这种情况下如果因为油价持续上涨再度推升通胀水平,无疑将成为制约全球经济最大的危机,届时出现“石油危机”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油价怎么定?
为何国际油价在短期的回调之后会再度冲击历史高位?除了前述供需失衡的原因之外,地缘政治所隐含的危机也令石油价格上涨趋势难以在短期出现转折。
早在美国攻打伊拉克之前,许多经济学者都预测美国占领伊拉克后将会保证石油设施的安全,并令石油的输出增加。可是当前伊拉克武装冲突不断,恐怖分子对南部输油管道实施了多起袭击,造成伊拉克石油输出数次中断。这使得这个世界产油大国的当前石油输出量仍然低得惊人,其产油能力已远不及战前。
在局势动荡的一些非洲地区,武装分子不断袭击石油设施,作为非洲第一大产油国尼日利亚的石油产能已经下降70万桶,约占总产能的26%。
在伊朗,这个欧佩克第二大石油生产国的核问题依然未能得到解决,伊朗对海湾地区的原油生产和供应产生实质性影响。
“9.11”恐怖袭击事件加速了世界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美国和沙特阿拉伯关系的恶化必然导致中东石油产出地区产油能力受到影响,在如此不稳定的世界政治格局下,必然导致产油量大幅减少。
过剩资金对油价的过度炒作,亦是油价飞升原因。作为主要的期货商品,原油期货市场当然离不开资金的追捧。近期美元持续贬值,加上美国石油库存减少的消息,进一步导致原油期货市场的投机性交易增加,导致油价持续上涨。实际上,由于近两年来全球主要股市走势平稳,国际外汇市场汇率关系变动以美元汇率持续低迷为主,使得国际金融市场可供投机炒作牟利的机会减少。加上各国都在不断加强金融监管,严防国际游资的炒作,因此,国际大量的投机性基金转向原油期货投机炒作。日元套利交易更是刺激了投机者对原油期货炒作。
由于世界石油市场的具体价格完全由石油期货交易来决定的,故可相对认为前期原油期货的过度炒作已令目前油价部分失真。
另外,石油业常会遇到一些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影响。北半球取暖油需求高峰和飓风袭击美国墨西哥湾石油业等因素,导致石油开采不断受到自然灾害以及天气变化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极不稳定,直接反映为期货市场交易商对原油供应能力和供求平衡缺乏信心。而每年飓风都给当地正常石油生产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会连带危及沿岸的各个炼油设施,导致产油、炼油的中断,进一步刺激油价的上涨。
综合以上的几点分析不难看出,自进入2007年以后部分引发油价数度冲高的诱因并未出现任何改善,地缘政治以及国际流动资金的炒作更是变本加厉的推高了国际市场的油价与原油期货价格。这些无非都在告诉投资者一个事实:未来几年内石油价格的大趋势必然是继续上涨。
国际能源署本月9日发出警示:全世界在未来5年内将面临能源短缺,石油及天然气供应在短短数年内就将无法达到维持全球经济增长的必要水平。报告预测,在2007年到2012年之间,石油需求的年均增长速度为2.2%,未来5年石油需求会从现在的每天8610桶提高到每天9580桶。但是,石油供给的增长速度会每年降低2%-3%,到2012年左右,可能会出现能源“供给紧缩”。
油价本身包含了两种价格,一是它作为商品的价格,二是它作为期货炒作的价格。如果说目前的平均油价在70美元/桶,则其中可以大致认为55美元是商品价格,而另外的15美元则是原油期货市场中的投机者所赋予的浮动价格。
由于目前导致油价持续上涨的根本因素还是来自供需失衡,即指石油作为商品的价格,而实际上往往这部分价格的波动并不大。如果按照目前的趋势推断,未来几个月内原油价格可能会因供求失衡而逐步上涨到65美元左右;如果届时期货市场上投机者因各种因素而依然能赋予原油15美元的期货价格,则短期来看未来几个月国际油价或许将达到80美元/桶(65美元的商品价格+15美元的期货价格)左右,继而维持高位震荡的可能性较大。
从中长期来分析,由于期货价格会随市场投机者的预期变化而出现大幅波动,同时往往取决于未来全球经济的发展情况与地缘政治的进展情况,故围绕着原油的商品价格未来油价的波动可能会更为明显。但不论期货价格如何变,由于本身作为商品原油的价格必然处于上升轨道,所以油价将在更长时间内保持高位已成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