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两大石油公司批发环节不卖,零售环节控制总量,导致了如今的柴油市场重现“批零倒挂”,柴油供应日趋紧张。再加上现在是柴油市场的旺季,是秋收时分,需要用到大量柴油。现在的柴油用量比平时要高出60%。此前,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会长赵友山称,国内部分地区成品油流通已出现“断油”,并已影响到当下的秋收秋耕。民营油企所在地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柴油供应紧张。具体表现是,民营很难从中石油、中石化那里拿到柴油。
成品油调价前,民营油企从两大石油公司购进的零号柴油约为8200元,调价后的价格却普遍比这个价格高出几十元,最高甚至达到300元。
在山东,当地的民营加油站情况略好。原因在于,山东地炼能够向市场提供部分柴油。但即便如此,民营加油站依旧很难获得充足的油源。一位民营老板分析称,两大石油公司在内部核算的时候,是以国际原油最高时的价格进行核算的,这也就意味着它们给自己炼厂的原油价格是随国际原油价格“随行就市”的。但别忘了,它们自己也有油田,它们购买的原油并非都是轻质原油,买的多数为重质高硫原油,这些原油的价格比外部的国际原油参考价格要低很多。”上述人士称。
目前,新成品油调价机制正在加紧出台中。根据外界的传言,新成品油调价机制出了缩短调价时间等,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将全力下放到中石油、中石化。这让多数民营油企感到忧虑。“若将调价全下放到两大石油公司,等于是加剧垄断,未来民营油企的日子将更加难过。”
(完)摘自:经济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