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企业 » 石油相关企业要闻 » 正文

从长庆油田的发展实践看企业文化厚重

日期:2011-12-01    来源:中塑资讯网  作者:中塑资讯网

国际石油网

2011
12/01
10:3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长庆油田

    用大庆精神建设西部大庆的长庆油田,靠“攻坚啃硬、拼搏进取”的企业精神,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油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2011年油气当量迈上4000万吨台阶已胜券在握。记者透过长庆油田的发展轨迹看到,“奋斗、创新、厚德”的文化品质,是铸就西部大庆之魂的“法宝”。

  生产方式在变,奋斗的精神不变

  从关中大地跋涉300多公里上陇东的会战队伍;从生产一线“三块石头顶一锅,四块石头撑一案,牛羊圈里搭个窝”的生活环境;从“铁人式的队长”王文汉,身背钻头徒步上井及只身跳进泥浆池用身子搅拌泥浆的英雄举动;还有为了看管油气井在深山沟壑、戈壁荒滩处处可见的,一口井、一个人、一条狗、一间房子的无奈组合……

  提起长庆油田会战初期的艰难创业,一幕幕艰苦奋斗的镜头又浮现在人们的眼前。几代长庆人凭着“宁可流血流汗,也要搞好会战”的坚强意志,从马岭沟出发,进华池、赴安塞、上靖安、战西峰、走姬塬、出击苏里格、进军超低渗……创造了一项项让世人折服的奇迹。

  如果说,在“先生产后生活”时代,员工的艰苦主要体现在靠“肉搏”来保证生产的话,随着生产生活环境的历史性改变,如今员工的劳动方式和工作生活环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好汉波’不用爬,单井不用守”为标志,新型、文明的工业化时代已经来到员工的身边。今天的奋斗精神已不能单纯用劳力的堆积和体力的打拼来体现和衡量。

  面对特殊的“三低”油气藏环境,能否通过“脑攻”来强化科技攻关,解决油气开发中遇到的深度问题,改变“井井有油、井井不流”的窘状,为祖国再造一个“大庆”,是长庆油田新时期弘扬大庆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主旨。

  而今,这些梦想已经一步步变成事实。可以说,没有奋斗,争论多年的苏里格大气田就不可能得到有效开发;没有奋斗,原本认为根本没有开发价值的一个个超低渗区块,就不可能擒拿得手,更不用说3年多时间就建成了500余万吨的生产能力。奋斗,是长庆人对大庆精神的继承创新和弘扬光大。

  开发环境在变,创新的激情不变

  人们还清楚地记得,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已开采10多年的长庆油田,年产量连续多年在140万吨左右徘徊不前。就连在长庆油田开发初期立下汗马功劳的马岭油田,年产也由最高峰的72万吨,掉到了最低时的30多万吨。

  20世纪90年代末,长庆油田果断提出“三个重新认识”的思路。首先以陇东地区原有的开采区块和层位为基础,在取得重大突破后,又对华池、吴起等地区已开采的地层进行分析认识,结果均获重大发现,个别油井的单井产量高达几十吨。

  特别是2008年以来,长庆油田以“否定自我”和“敢超前人”的气魄和胆识,闯禁区、除盲点,取得了从侏罗系延安组到三叠系延长组,从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到上古生界含碳碎屑岩层层推进、步步为营的重大成果,实现了油气田开采由开始个别油气层的“单打独斗”到几十个油气层的全面开花。

  正如股份公司副总裁、长庆油田总经理冉新权所说:“我们仅用几年时间就把过去38年找到的16.76亿吨储量增加到39亿吨,靠的就是观念创新和思想的解放!”

  针对“三低”油气藏开发产量低、稳产难的老大难问题,长庆油田采用多级多段压裂及科学注水等多种独创的复合性技术措施,牢牢牵住了油气上产稳产的“牛鼻子”。

2005年,面对苏里格气田28口井试采5年,只获得3亿立方米的“吝啬”产量,而单井建井成本高达1300余万元,根本没有开发效益可言的窘状,长庆油田通过创建“四化管理”模式,不但将单井综合成本由1300余万元控制到了800万元以内,而且油田的建设速度也比原来提高了40%。

  在超低渗油藏开发中,长庆油田创建了以大井组—增压点—联合站为主要布站方式的大井组、二级布站、井站共建、多站合建为主的地面建设模式,大幅度降低了建设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市场化运作的这只无形之手,长庆油田在自身没增1名员工,没增1台设备的情况下,组织了800多部钻机、1000多支施工队伍、20万人参加的大会战,每年可完成钻井8000多口、进尺2000多万米。规模之大,令人惊叹。

  在长庆油田目前探明开发的38个油气田和40个油气层中,每成功开发一个新的区域和新的油气层位,都是长庆油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思想解放的新跨越。

  产量增高,承担的责任更大

  “人无德无形,企无德无路”。在大西北悄然崛起的长庆油田,把承担国有企业的责任作为实践企业道德法则的最佳途径。无论在任何时期、任何条件下大庆油田都能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唱响了“发展企业、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回报员工”的高亢之歌。

  在“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强烈责任意识下,长庆油田7万余名员工团结一心,不但在具有世界级难题的“三低”油气藏建成了大油气田,而且近几年每年油气当量净增500万吨,等于每年给国家贡献一个中型油田。

  陕、甘、宁、内蒙四省 (区)有50多个县市属于长庆油气勘探开发区域。多年来,长庆油田采取无偿投资、补偿贸易等形式,参与地方基础工程建设和公益设施建设,在工程招标、原料供应、资助办学、架桥修路、人饮工程等方面给予地方大力援助。

  在长庆油田发祥地的甘肃庆阳,长庆油田通过实施共建工程,大办民生实事等,油田援建的学校、道路、饮水工程、绿化林带以及环保工程等处处可见。据统计,40多年来,石油人在陇东地区修筑企地共用道路达6000多公里,其中柏油路面58条500余公里。用当地老乡的话说:“石油人修到我家门口的柏油路,比国道都宽!”

  石油发展加快了地方经济的飞速增长,采油三厂成为宁夏经济发展和产值总量的领头羊。甘肃庆阳地区“十五”期间,财政收入由6.52亿元增加到去年的26.06亿元,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大发展的长庆油田,极力改善一线员工的生产生活环境,让员工在一线能享受到都市人的文化娱乐生活。通过数字化管理,油田还将看井工原来10多项要在现场靠手工操作的流程,移到办公室靠操作鼠标就可以完成。

  一线员工的生产生活环境日新月异,在后勤的居住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实施基地调整,会战初期居住在大山深沟、荒漠戈壁的7万多户石油人已从山沟搬到了西安、银川、咸阳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社区。员工高兴地说:“现在,我们真是掉到福‘窝窝’了!”

  在长庆油田的文化建设中,“奋斗”是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创新”则是长庆人对长庆精神的自我磨砺和实践,“厚德”则是长庆文化实践的落脚点和完美归宿。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