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济柴武汉发动机厂试验小组工作人员进行气化动力模块联调试验。 付伟 摄
3月15日讯 7日,济柴动力总厂收到了中国石油集团对于济柴水运气化用发动机武汉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这标志着济柴气化水运项目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2月8日,中国石油集团与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在武汉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总厂借助这一东风,乘势而上,加速推进气化水运项目。截至目前,济柴已经与用户签订了146艘新建和改造LNG双燃料动力船的协议,其中一艘LNG双燃料改造船已顺利完成试航,改造后发动机综合替代率达70%,节约燃料成本20%,减排效果明显。两艘3000吨级双燃料动力示范船也完成船舶主体的建造,正在进行双燃料动力模块的安装工作。
济柴具有30多年的天然气发动机研发制造经验,是目前国内唯一获得中国船级社认证的气体发动机制造商。2011年,济柴启动水运以气代油项目后,与长江、京杭运河、东部沿海的重点用户开展了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对接。仅仅半年多的时间,济柴的产品水平、保障产业发展能力、在国内航运业的影响力等得到大幅提升。
按照集团公司气化水运业务“长江起步、多点并进”的发展规划,济柴针对细分区域市场的实际特点,推进实施水运以气代油项目“一横两纵”战略布局。为加强组织领导,济柴成立了气化水运领导小组,并筹备成立武汉发动机厂、工程机械发动机厂,目标是2012年完成400艘船舶的气化改造。
水运船舶从百吨级到万吨级,发动机功率从几十千瓦至几千千瓦,只有尽快形成双燃料发动机(纯气体发动机)的系列化,才能确保水运以气代油项目的发展。济柴集中优势研发资源,加大专项投入,先后完成了1000至1万吨六个吨位级别双燃船舶料发动机的研发,初步形成了系列化的船用双燃料发动机,并基本实现了对水运以气代油项目各吨位船舶动力的无缝覆盖。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优化动力模块配置,形成各吨位产品的高、中、低多种配置标准。
在开展水运气代油项目过程中,济柴与中国船级社密切合作,使首台套动力模块率先在国内取得CCS认证,并应邀参与新建船动力模块的标准制定,负责起草营运船改造动力模块的标准规范,履行程序后将形成国家技术标准或行业标准。
围绕重点市场,济柴全方位、多层次推进水运示范项目。总厂主要领导带队先后到重庆、武汉、芜湖和南通等地进行调研,加大与当地政府和重点用户的对接力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同时,不断创新市场运作模式,针对旧船改造和新船建造,采取不同的销售方式,制定不同的产品价格。济柴与昆仑能源公司合作,加快加气站点的布局,加速推进气化水运项目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