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下午,“第六届全国网络媒体陕西行”的编辑记者团来到洛川,参观采访目前我国石油工业唯一的百年“老字号”——陕西延长石油集团,走进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延安石化厂和延安炼油厂进行实地采访。采访前,延长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张积耀向媒体记者团介绍了集团公司的基本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相关提问。
张积耀在介绍中提到,作为国家大型能源企业和陕西工业经济的“长子”,延长石油勇于担当、牢记使命,始终把回报股东、服务社会、造福人民作为企业发展宗旨。自2006年起,延长石油对陕西及延安、榆林两市的财政和税收贡献逐年提高。2011年,贡献了陕西省20%的财政收入,对延安、榆林两地的财政贡献率分别达到了80%和20%,带动11个县提前脱贫。
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石油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石油企业的第一使命。“十一五”期间,在国内石油需求刚性增长的大背景下,延长石油累计生产原油5372万吨,加工原油5651万吨,为保障我国能源战略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在我国历次发生“油荒”的特殊时期,延长石油不惜牺牲自身利益,三个炼厂开足马力,增产提量,加快成品油生产,确保在原有基础上提高20%以上的供应量投放陕西市场,保障主渠道供应,开辟油品运输绿色通道,确保市场供给不断档,以满足用户需求。延长石油所属的延长壳牌、延长高速和延长交通加油站实行24小时敞开供应,使陕西有效应对近年来的数次“柴油荒”。
带动区域城乡大发展。陕北是延长石油建设国家千万吨级的油品生产供应基地的核心区,又是延长石油打造能源化工特色产业的主战场。过去6年,延长石油在陕北的总投资超过1200亿元,占其总投资的83%以上。
石油产业的崛起和贡献,使陕北的吴起、定边等一批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提前脱贫。产油县(区)利用石油税费收入反哺农业,在全国率先全部免收农业税。2010年上半年,延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首次超过城镇居民。
石油产业的发展还拓宽了当地社会就业的渠道。早在2008年,延安市便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目前,延长石油在陕北区域的直接从业人员超过了8万人,其中90%以上的长期和短期用工都来自当地。根据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未来5年延长石油继续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预计新增各类就业岗位3万个以上。
在陕北,油田开发到哪里,乡村公路就修到哪里。桥架上了山梁,电送到了农户。过去几年延长石油先后投资10亿多元,与陕北相关县(区)共建油区柏油路500多公里、砂石路7000多公里,成为连接城乡的“致富路”,使乡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勇担国企责任,奉献社会事业。近年来,延长石油以区域城乡统筹发展为己任,大力扶持地方相关产业,使老区人民共享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投资1.6亿元,用于支持地方发展的洛川苹果会展中心已建成投运;投资法门寺、南宫山、黄河乾坤湾等景区建设,支持世园会、艺术节、民歌大赛等,有力地促进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参与延安黄河引水、南沟门水库和榆林王圪堵水库建设等……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延长石油向灾区紧急调运成品油14万吨,确保灾区用油;对地震中受灾的宝鸡陇县进行对口援建;所属单位和职工多次捐款捐物,总计9000多万元。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延长石油迅速调集1万吨原油运往震区,企业员工捐款近1500万元,为震区人民献上了一片深情,彰显了国有企业认真履行政治、经济、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
特别是作为陕西省内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企业之一,延长石油积极响应省政府号召,义不容辞地加入到保障民生的重要工程建设中。2011年3月21日,发挥自身优势和融资引领作用,与省财政厅共同出资成立陕西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构建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投资、融资和运营平台,把陕西保障性住房建设推向了一个的新阶段。当年,陕西省保障性住房新开工建设48.13万套,完成了目标任务的107.36%,已竣工20.1万套,各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