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一度遭致印度外交部门的反对,但由于“技术原因”,印度国有石油公司仍旧决定退出和越南合作、遭中国反对的南海128号油气区块的勘探。据了解,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去年已因相同的理由退出另一块探勘区块。印度公司退出引起中国反对的127和128号区块勘探,暂停了同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争执,但印方可能不会轻易“收手”。
2006年,越南将南海争议区域的127号和128号区块分配给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同越南公司合作开采,据称投资金额为2.25亿美元,引发中方抗议。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警告有关外国公司不要卷入南海争议,但印度外交部声称,“中国的反对没有法律依据”。该公司不顾中方的意见,从2009年9月起在该地区试钻。不过,由于海床过于坚硬,该公司无法解决技术难题,虽已投入4600万美元,却一直收获不大。
实际上,早在4月初,印度国有石油公司就已经有“知难而退”的想法。据印度媒体4月报道,由于相关海域的海床过于坚硬,导致钻井一再失败,公司有意放弃在相关海域探勘。 4月10日,印度石油暨天然气部给印度外交部发函称,“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启动退出程序的决定,纯粹基于技术和商业的考虑”。
不过,印度外交部不同意该公司“突然退出”,以免被认为屈服于中方压力。 一名印度外交部的高级官员表示,中国称印度的探勘行动属于“违法”行为。若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退出128号区块,外界会认为印度屈服于中方压力,面子难保。
另据报道,受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委托对该区域进行勘测的一家荷兰公司甚至受到了中国驻荷大使馆警告,要求其停止相关活动,“但在越南的支持下,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说服它完成了勘测工作”。
除油气开采问题之外,印度还介入对南海的航海自由和开放问题中。今年4月6日,印度外长克里希纳声称,“印度主张南海是全世界的财产,其航道必须不受任何国家的干扰”。印度媒体称,克里希纳此言是对中国警告印度勿插手南海的反击。但克里希纳同时否认印度和中国“关系紧张”。
媒体还称,克里希纳此言是对中国的“极大冷落”。
中国多次要求印度在南海问题解决之前不要插手该海域,但印度仍坚持同越南政府签署协议开采南海石油。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此前就曾警告说,印度将因在南海争议区域勘探油气而付出昂贵代价。
而时隔不久,有消息称,印度核潜艇“查克拉”暗中通过南海,其艇长甚至声称,“我们能战胜周边任何对手”。此外,日本与印度两国外长还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达成协议,计划在今年6月共同举行以“保障海上交通安全”为核心的联合军事演习,这也是日印两国军事力量举行的第一次双边演习。
在近日菲律宾发起反华示威活动之际,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发表声明,承认印度关注这一事件,并劝诫中菲双方保持克制。印度媒体据此分析称,印度官方的表态意味着印度在南海利益不断增加。
分析人士指出,印度进入南海是一种试探和一种姿态。印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油气,作为一个南海外的国家,油气只是印度需要的一个口实。印度实际上是以此作为抗衡中国实力影响和向中国施压的手段,并以此弥补印度在西藏问题上的压力。越南则有意拉拢印度,共同遏制中国,将南海问题国家化、分担来自于中国的压力。更需要看到的是,在南海问题上,美国才是幕后总指挥,印度、日本等国只是马前卒。
此外,印度目前在南海争议海域进行的活动实际上是对‘东向政策’的一个新的延续。有专家指出,“东向政策”,又称“向东看”,是印度于20世纪90年代初推出的一项旨在发展与东南亚国家经济合作的政策,目前这一政策范围已涵盖到军事和安全领域。
与此同时,中国加强了对印度洋海床的矿藏勘探活动,这一动作也被印度媒体解读为中国对印度进入南海的反击。印度媒体在报道中是把这块油气田项目形容为一桩亏本的生意,此前印度前外交官巴德拉库玛在印度一报纸上也发表文章说,印度决策者们要警惕随时可能掉入仿效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的陷阱当中。
不过,印度国有石油公司一名高层人士曾表示,印度今后仍将继续在南海从事油气勘探作业。“印度在南海不会就此销声匿迹。”该主管指出,公司与国营的越南国家石油公司还有更多合作探勘油气的协议。印度媒体也称,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英国石油公司(BP)和越南国家石油公司在越南南部外海共有另一区块的探勘权,其中印方持有45%的股份。区块中部分油气田自2003年起开始供应天然气,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正在这个区块展开更多的钻井,以提高天然气产量。
2011年10月,印度不顾中国的反对,执意卷入南海之争,并于10月12日与越南签署相关的海上油气开发协议,寻求在能源勘探、生产和精炼方面互相投资与合作。另外据称,过去10年,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一直在越南开展业务,目前,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的投资占到了印度在越南投资总额的近一半。
中国正在积极化解南海问题国际化趋势,力阻不相关国家搅入南海争端。除了印度外,对于越南拉拢俄罗斯到南海采油,美国媒体近日称,中国目前正对俄罗斯施加压力,要求其撤出在南海的商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