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再创新高。11月23日,纽约商品交易所WTI原油近期合约收盘价格再次突破每桶98美元,创下了98.18美元的历史最高收盘价格;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布伦特原油近期合约收盘价格达到每桶95.76美元,同样创出历史新高。目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距离每桶100美元仅有一步之遥。在影响国际原油价格走势的众多复杂因素中,美元持续贬值是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原油仍使用美元计价情况下,弱势美元将对原油价格高位运行形成有力支撑。
全球原油交易几乎都以美元标价,作为主要计价货币的美元剧烈贬值促使油价节节上升。研究证明,美元汇率转嫁能源和原材料的传递弹性接近于1,即美元贬值1%,进口价格同时上涨1%,这表明美元贬值会造成油价同等幅度的上升。美元走软从两方面影响到商品价格走势,一方面美元贬值意味着使用非美元购买商品更为便宜,推动需求增加。另一方面,石油输出国则通过提高油价来弥补由于货币贬值而带来的实际收入的下降。美元汇率走低除了直接影响以其定价的商品价格外,还会导致基金增加规避美元贬值和通货膨胀的需求,导致大量资金涌入原油等商品市场,而充裕的资金为油价上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根据美国期货管理委员会公布的持仓报告,今年3月份以来,基金在原油期货上一直是净多单,基金持净多单达到较高数量的时候,往往都是油价出现阶段性高点的时候,可见基金介入是油价上涨的重要动力。
从目前来看,美联储从9月份开始的降息周期还尚未结束,美元仍将会表现出走弱态势。近几年来,受美国巨大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的影响,美元汇率一直下降,而降息则让本来就处于弱势的美元雪上加霜。2002年到2006年,反映美元兑欧元、日元、英镑、加拿大元、瑞典克朗、瑞士法朗等6个国家货币平均汇率走势的美元指数逐年走软,贬值幅度分别为1.4%、12.3%、11.4%、1.4%、0.3%。受次级贷危机和房市疲软等因素的影响,10月31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将基准利率下调了25个基点到4.50%,这是继9月18日减息后美联储4年来第二次降息。在宣布降息之后,美元指数跌破1973年3月西方主要国家汇率自由浮动以来的重要位置80大关,11月21日,美元指数创下74.951的30多年来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