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中国燃料油价格一路飙升,政府可能很快再次上调国内油品价格,以解随处可见的柴油短缺之急,尽管此举可能会加剧物价上涨的风险。
上海期货交易所(Shanghai Futures Exchange)燃料油期货上周五涨停,周一再创新高。交易员们预计,为消除柴油限量供应的局面,政府将再次上调成品油价格。
对于油价是否再度上调,分析师们意见不一。部分认为政府不可能再次提价,还有部分市场观察人士则认为,两害相权取其轻,为减少因供应短缺带来的社会不安定因素,政府将利用提价来刺激生产商提高油品供应。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上周出访新加坡时表示,国内油品价格仍有上涨空间,同时要扩大和提高炼油厂的加工能力。市场对新一轮提价的预期因此升温。
受此影响,上海期货交易所三月份燃料油基准合约在过去两个交易日累积涨7.9%,创每吨人民币4,187元新高。周一各项合约452,278手的总成交量也是前所未见(1手等于10吨)。
东方证券(Orient Securities)期货部分析师林慧表示,温家宝的讲话强化了再次提价的预期,促使交易员抢购期货合约。
期货市场的反应也与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的预期一致。国际能源署在最新一期石油市场报告中指出,可以认为,中国政府11月1日上调产品油价格增强了市场对政府可能再度上调油价的预期,尤其是在国际市场油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因此,囤积油品以及由此带来的供应短缺问题未来数月仍将存在。
纽约原油期货目前在每桶97-99美元一带徘徊,较11月1日上涨约4美元。中国政府宣布自11月1日起将国内油品零售价格每吨上调人民币500元,涨幅8%。
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已采取各种措施,试图化解油品短缺危机:政府一方面鼓励国有石油企业加大成品油的进口力度,一方面则暂停实施对独立炼油厂的原油供应加以限制的政策。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简称:发改委)周二表示,预计燃料短缺的现象“很快”就会结束。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SNP, 简称: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 Co., PTR, 简称?中国石油)已经订购了约100万吨11-12月交货的柴油,数量创下近三年来的高点,给亚洲石油现货市场造成巨大冲击。
发改委表示,根据国家的最新政策,中国石化母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China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 或Sinopec Group, 简称:中石化集团)和中国石油母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简称:中国石油集团)还将向独立炼油厂供应原油。
发改委周二表示,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已经开始在北京、天津、上海和广东省敞开供应成品油。发改委还表示,油品短缺期间,将对囤积居奇行为进行打击,但未作详细阐述。中国商务部(Ministry of Commerce)周末也曾发出了类似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