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行业要闻 » 石油媒体聚焦 » 正文

分析:2007年,全球石油是什么颜色?

日期:2008-01-16    来源:中国石化报  作者:中国石化报

国际石油网

2008
01/16
15:1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分析 全球石油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油气行业就开始在环保这条路上加速。最近几年,面对日益凸显的能源与环境的挑战,油气行业更是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绿色”浪潮——“绿色油田”、“绿色气田”、“绿色石化”等词语不断涌现。
 
  油气行业似乎进入了绿色时代。
 
  宏观环境“更绿了”
 
  ——许多国家运用法律手段提高了油气行业的环保标准。
 
  全球大多数国家制定或修订了一系列能源法律法规,加大污染物排放控制力度。美国2007年12月通过了新能源法案,该法案首次通过立法提高了汽车油耗标准。同月,尼日利亚出台法律,称石油企业如果在2008年之后仍然放空燃烧伴生气,它们将面临巨额罚款和其他处罚。
 
  ——许多国家加大对油气行业的环保参与和监管力度。
 
  一些国家加强了油气行业环保的检查和督促,并加大了对油气行业环保的扶持力度。2007年11月,美国政府决定用10亿美元启动“海岸影响援助计划”,减少海岸油气勘探开发带来的环境影响。2007年11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应尼日利亚政府的请求,将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对尼日利亚盛产石油的尼日尔河三角洲地区300多处场所进行实地评估,以控制石油泄漏造成的环境和生态灾难。
 
  2007年,油气行业的环保官司仍然较多,出现了几起影响较大的石油环保处罚事件。2007年9月,美国阿拉斯加法庭裁决不允许壳牌近期在阿拉斯加波弗特海钻采石油。2007年10月,美国司法部调查BP违反环保法规等案达成和解,BP同意支付总额达3.73亿美元的罚款与赔偿金,其中包括违反美国环保法规案——2005年得州炼油厂爆炸以及阿拉斯加油管破裂造成漏油污染。2007年11月,加拿大Husky石油公司因2004年的一次石油泄漏事件被处以5万美元的罚款,其中3万美元注入环保基金。
 
  ——社会对油气行业的环保要求愈来愈高。
 
  社会不断进步增大了人们对较高生活品质的向往,也增强了人们的环保维权意识,许多油气富产地区的居民日益关注石油企业的环保行为,一旦石油企业出现环境污染,就会通过各种方式抗议甚至是起诉石油公司。
 
  近年来,许多非政府组织(NGO)也越来越多地参与油气行业的环保事件。在许多石油与环境有冲突的地区,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行业行为“更绿了”
 
  ——油气行业增加环保投入。
 
  美国石油学会(API)2007年7月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美国油气行业自1990年以来已经在环保产品、设备和运作等领域投入超过1480亿美元,这相当于在每个美国人身上投入了504美元。为适应严格的排放标准,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将在未来三年内投资10亿挪威克朗,用于一座炼油厂的环保改造。
 
  ——油气行业纷纷提高自身环境标准。
 
  为了应对日趋严格的环保标准,特别是节能减排的标准,许多石油公司提高了自身的环境标准。如埃克森美孚公司,得到ACC和IETC(国际环境技术中心)的认证。
 
  ——油气行业日益注重环保技术。
 
  提升环境业绩,技术是关键。油气行业日益通过技术创新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通过水平井、定向井等技术,在一个井场打多口井,大大减少用地。壳牌通过蛇形钻井技术也减少了钻井对环境的影响。美国能源部自2004年起投资2000万美元的“微孔采油计划”在2007年取得进展,这一技术目的是降低开采成本以及减少钻井对环境的影响。
 
  油气行业对二氧化碳捕获与存储技术(CCS)的热情依然高涨。壳牌、挪威国家石油、道达尔等加大了关于该技术的合作力度。中国的多个油田也采用了该技术。
 
  ——石化企业生产更清洁的油品。
 
  许多国家为了促进节能减排,纷纷提高了燃油标准,油气行业也加大了炼油厂改造力度,为社会提供更为清洁环保的能源动力。
 
  ——油气行业积极参与节能减排。
 
  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成为近年来全球的热点议题,各国政府采取相关措施,众多行业纷纷应对,其中油气行业的参与十分积极,一方面努力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提高油品质量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另一方面积极承担全球变暖带来的社会责任,寻找缓解温室效应的方法,如研发低碳技术、二氧化碳捕获技术、增加碳交易之间的合作等。
 
  国际石油行业环境保护协会(IPIECA)的一份报告显示,埃克森美孚已在全球30个地区100多个发电站利用废气发电,壳牌在北海开发风力发电项目,BP积极进行碳减少计划。另外,康菲石油成为第一家支持国家出台强制性温室气体控制政策的美国本土石油公司,并与美国加州政府签署《全球变暖削减计划》。俄罗斯、卡塔尔的石油公司也采取措施应对天然气放空燃烧,避免能源浪费。
 
  ——油气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引领潮流。
 
  一直以来,可持续发展报告在油气行业十分“红火”。如今,许多大型石油公司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并采用了《油气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和全球报告倡议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在中国,中国海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也先后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成为中国企业界的领先者。
 
  业绩向好挑战仍存
 
  据几大国际石油巨头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他们的主要污染物都实现了达标排放。美国石油学会认为,美国油气行业1990年~2005年的投入使总体环境污染水平下降,环境业绩提升了。
 
  同时,许多石油天然气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热心公益事业,获得了公众的褒奖。
 
  尽管2007年全球油气行业取得很好的环境业绩,但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
 
  许多机构的报告显示,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对能源的需求日趋强烈。社会对能源的渴求、油价的高涨使油气行业需要不断增加投资,开足马力进行勘探开发,特别是在深海、北极、高原等自然环境恶劣地区和一些环境脆弱地区大施拳脚,这也直接导致油气勘探开发与环境的冲突遍布全球。
 
  在亚洲,俄罗斯库页岛Ⅲ期工程一直存在争议,柬埔寨刚刚开始的勘探开发引起了人们对环境的忧虑;
 
  在北美洲,美国阿拉斯加的油气勘探开发一直存在争议,加拿大的油砂开发饱受环境指责;在南美洲,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马孙地区面临石油开发与生态保护的新问题;在大洋洲,雪佛龙德士古在澳大利亚的高庚LNG项目因环保问题一路不顺,直到2007年10月终获澳大利亚政府的批准;在非洲,尼日利亚的石油环保问题依然突出,其他一些少数政局不稳的国家也存在石油环保问题;在欧洲,是否开放或部分开放巴伦支海的石油勘探活动也因环保问题引发争议。
 
  同时,石油泄漏在全球各地仍很频繁,其中大部分是因碰撞、触礁等海运交通事故导致的。加强海运安全监管、增强海运安全意识、避免人为事故是减少海洋石油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
 
  编后语:
 
  历史的车轮总是在矛盾产生和矛盾解决中前进。一方面人类对能源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能源开发对环境冲击更加突出,面临的环境风险越来越大。同时,环境问题有时又往往同贸易、经济、安全、地方利益甚至外交等因素纠缠在一起而变得更加复杂——油气行业的“绿色之旅”,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
 
  在近百年历史进程中,油气行业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或许,今天业界对环保的重视是一种弥补——过去很多年里,油气行业缺失了绿色,欠下了一些“环保账”。
 
  油气行业正在高歌“绿色”。也许将来,全球油气行业不再高歌“绿色”的时候,那一份“绿色”就真正回归了。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