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下午,一条“油价要涨”的谣言漫天飞舞,惹出了不少是非。但是这条闯祸的涨价短信还真不是无中生有那么简单。据当晚交通广播通知说明,3月1日起,北京开始实施国Ⅳ机动车排放标准,新标准燃油将在所有加油站全面供应,但价格仍按现行水平执行。
将燃油换代忽悠成油价上涨还引发了不小的连锁反应,公众对油价太敏感是风声鹤唳的根本原因,但谣言能够一呼百应,还基于其符合社会对油价会涨的预期。国际油价高企、新国标执行、此前燃油换代时出现过涨价情形,这些都是谣言的社会心理根基。再加上只听说新国标落地,却没有来自官方的不涨价消息,一来二去,这涨价就从部分人的判断发展成了有鼻子有眼的消息。
如果知道油价起伏牵动公众神经,此前发布“新标准燃油上市”信息时是不是最好补上“价格没变”的说明?或是已经有不涨价的说明,但应注意如何让这条消息广泛传播。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对谣言的预计与监测,胜于事后的辟谣与澄清。在某种意义上,谣言是社会在以扭曲的方式提问题,如果权威信息及时、畅通,自问自答、瞎答、乱答就没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