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行业要闻 » 中国石油要闻 » 正文

国家发改委针对传言表态:中国石油储备未亏本

日期:2008-03-11    来源:中国网综合消息  作者:中国网综合消息

国际石油网

2008
03/11
07:5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发改委 中国石油 储备

    昨天,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表示,中国在进行石油储备时,国际石油市场的油价已进入较高时期,但没有出现外界所说的亏本。

    张国宝说,目前,在一期规划的4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中,浙江镇海的储备基地已经建成并开始储油,舟山基地基本建成,黄岛和大连的储备基地也即将建成。

    张国宝介绍,中国的石油储备并没有规定每个月必须采购多少,而是根据国际石油市场的变化酌情进行储备。 来源:京华时报

    中石化副总称国际油价破百后每吨汽油亏2000元

    由于国际油价破百而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不完善,两大石油集团在成品油销售环节,的确经历着严重的亏损。

    亚洲最大的炼油企业——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称“中石化集团”)副总经理周原上周末在“两会”召开间隙表示,当原油价格为100美元/桶时,中石化集团每销售1吨汽油的亏损额高达2000元人民币,而销售柴油的亏损比汽油更高。

    上述中石化集团销售汽油的亏损情况与市场预期基本一致。作为印证,另一大石油巨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石油集团”)内部一位管理人士去年下半年也曾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公司计划外进口的成品油在国内销售时每吨亏损额超过1000元。而当时国际油价尚未突破100美元。

    上周,纽约商交所近月原油期货合约创下每桶105.97美元的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欧元兑美元也升至1.5373美元的新高。不过,中石油集团的总体亏损额要小于中石化集团,因后者的炼油规模更大,而油源相对更依赖于外采。

    中石化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该公司的成品油年销售量约达1.2亿吨,而原油炼油产能为1.68亿吨。按照60%的汽柴油产出比计算,成品油年产量仅1.008亿吨,缺口将近2000万吨。这部分缺口必须靠外采弥补。“中石化在国内的大油田屈指可数。和中石油相比,前者大部分油源都来自国外,这意味着其必须从处于高位的国际市场买油,却又以更低的价格在国内销售,由此承受着巨大的油价倒挂压力。”能源专家韩晓平表示。

    但是,国内上一次成品油调价还要追溯到去年11月1日。当时,中央宣布上调汽、柴油出厂价格每吨500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此前在一次能源论坛上表示,目前中国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最大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不反映”上:一不反映资源的需求稀缺程度;二不反映供求关系;三不反映环境污染造成的外部成本。尤其是能源价格缺少弹性,不能利用价格手段激励节能。中国有必要采用一种经济手段,创造对节能的激励机制。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政策工具,也就是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以及税收政策的完善。

    另外,针对媒体报道2007年中石化集团收到政府为补偿炼油损失而发放补贴一事,周原表示,已看到了这一报道,但不能予以证实。 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