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网讯:吉安是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冈山脚下的一座小城,吉安石油宿舍院内一幢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简陋平房,住着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他是抗美援朝一等功战斗英雄,也是吉安石油一名默默无闻的离休干部,他的名字叫卫功田。
激情燃烧的战争岁月
他血战沙场、战功显赫,1949年,他参加了举世闻名的渡江战役-上海战役,荣立三等功;在舟山群岛外围战炮击金塘岛战役中,荣立四等功。1950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一次阻击“联合国军”特遣队的战斗中,荣立二等功;在第五次战役中,荣立一等功。1953年,他光荣地被选拔到炮兵方队参加北京国庆大阅兵,接受毛泽东主席等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荣立三等功。
解甲归田的战斗英雄
戎马倥偬、枪林弹雨中,他在战场上多次英勇负伤,由于战时医疗条件所限,右手负伤导致残疾,头部左耳根后因弹片击中负伤,长出一个直径约两厘米的肉瘤,肉瘤中敌人的弹片至今未能取出。1957年,他以“三等乙级残废军人”的身份光荣转业。他发扬革命军人的光荣传统,“革命军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党叫干啥就干啥”,分配工作不讲条件,自觉服从组织安排,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企业基层去。他转业到地方后,先后在吉安地区生资公司、吉水县商业局生资组工作,1972年5月,调入吉安石油白塔山油库保卫股任副股长。
铁面无私的油库保安
石油库是市里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储存着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他担任的就是油库的安全保卫岗位。他深知,油库安全生产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将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从与他共过事的老人回忆,当年卫功田同志“很严厉”、“铁面无私”,足以证明他工作态度之严谨,对国家财产和人命安全不容半点马虎,责任心之强、工作之细之实。这种工作作风、工作精神,今天仍然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退而不休的耄耋老人
他是战斗英雄、离休干部,却始终保持低调,谦虚谨慎,他对组织从来不提要求,“知足常乐”,生活非常俭朴,由于腿脚不方便,常年住在一间简陋的小平房里。如今他已是年近九十、耄耋高龄,如此高龄的老人,对于支部的政治学习,他可以请假,可是他却拄着棍子、挪动酸痛的腿,参加公司离退休党支部的政治学习。他还经常应公司关工委和团委之邀,精神矍铄地为团员青年讲述革命战争故事,追忆那个硝烟弥漫、生死考验的战火年代。
感恩励志,薪火相传,听他讲战争故事的青年石油工人们由衷感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曾经历过那样的炮火硝烟,曾洒下那么多英雄的鲜血,中国革命的成功来之不易,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更要为国家的石油事业奉献青春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