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讯:随着主要原油消费国进入寒冷冬季,国际油价跌势或得到稍许缓解,这或许也能促使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们最终达成不减产的决定。
周四(11月27日),OPEC成员国们将在会议上决定是否减产,以提振严重下滑的油价。数据显示,布伦特原油价格与6月份高点相比已下跌了30%。不过从目前情况看来,尽管非OPEC成员俄罗斯极力主张减产,OPEC成员国拒绝减产的可能性还是很大。11月26日,世界最大原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大臣在维也纳说,石油市场“自会稳定下来”,言外之意似乎并不希望通过大幅减产来调节油价。
实际上,不管OPEC最终是否做出减产的决定,国际油价由中东主导的时代已悄然改变,随着美国页岩油生产的不断增长,未来美国有望在国际油价定位中与OPEC成员国平起平坐。即使OPEC暂时减产提振油价回到其目标价位,随着全球供应的增长,国际原油已难以维持高价位,减产还有可能使OPEC失去现有的市场份额,得不偿失。
而另一方面,低油价将刺激全球石油消费,并对增长放缓的国家提供稳增长动力,这有利于全球石油需求的持续生长。而且,全球主要原油消费国目前已进入到寒冷的冬季,低油价或刺激这些国家和地区原油季节性需求的大幅度增长。考虑到这一点,沙特等国也有理由不急于出手提振油价。
对中国、美国、印度日本以及欧盟等石油消费国来说,油价下跌相当于减税。尽管美国页岩繁荣意味着,美国现在的石油自给自足程度比5年前有所上升,但它仍是一个巨大的石油净进口国。据花旗集团(Citigroup)的艾德?摩尔斯(Ed Morse)估计,原油价格下跌至80美元便相当于向美国每个家庭平均送出近600美元。
此外,上周首次披露的中国石油储备数据显示,中国正借油价下滑之际加速进行石油战略储备计划,对国际油价也将提供一定的支撑。2006-2009年国家石油储备一期工程建成投用,石油储备量约为9,100万桶,相当于约两周的石油进口量。中国的石油战略储备估计较已公布的官方计划高出一倍,这个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利用油价下滑的时机加强在全球油市的地位。
受上述因素影响,国际油价短期有望停止继续下滑的趋势,加元近期反弹可期,不过之后油价可能还要继续下跌,直到原油市场最终达到新的供给平衡。
截止到北京时间11月27日14:50,美元兑加元汇率为1.1258,因市场预期OPEC会议决定不减产的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