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番禺42B平台B31H井成功交井,历时近两年半,共计90多万人工时的中海油服油田生产事业部番禺4-2/5-1调整与再调整井项目画上句号。项目作业总工期比设计提前近150天,整体节约费用约5亿元。
钻完井作业时,最耗时的莫过于返工。将作业准备精细到每一步,减少返工,是番禺提效的秘诀。高级队长李华金对此深有感触:“就拿拆井口安装采油树作业来说,上至钻台面,下至采油树甲板,作业高度近34米,既费时又费力,对此,我们追求一步到位。除了提前准备工具外,还对人员进行周密安排。作业到哪层甲板,需要多少人,每一步人员如何调整,这些细节作业前都会做细致的讨论。”通过压缩无效时间,每个作业环节无缝对接,最终实现项目整体作业时效高达94%,单井最高实效达100%。
番禺4-2B的6口再调整井是在原油藏上进行的加密布井。新、老井眼在浅层段紧密相邻,稍有不慎,新井就会到隔壁的老井“串门”。为了避免地层内“撞车”,设计的新井眼轨迹具有大反扣角。这样的井眼轨迹,是名副其实的海底川藏公路,极其危险。
司钻老姚就是开车穿越“川藏线”司机中的一员。右边是高高的悬崖,左侧是凌乱的山石,只留下窄小崎岖的车道供他“行驶”。他无法真正看见井下情况,只能通过面前众多仪表数据来判断。泵压时不时升高,这是“车前轮”从悬崖边上碾过;钻压突然增大,这是“车身”从山石前面擦过。他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在这些危险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化解了一次次险情。
从钻井监督到钻工、甲板工,番禺4-2/5-1调整与再调整井项目的出色完成,离不开他们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