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西南油气田公司征集到80多个降本增效典型案例,员工关注低成本发展的激情跃然纸上。
正在运行的管道储存有天然气,减少因故停运而舍弃的气量,没有最低,只有更低。西南油气田公司一线员工总结的“调配+抽吸+极限压力”法,应用到泸威管道等3项改造工程,少放空天然气14.5万立方米,相当于增产超15万立方米天然气。
天然气从地下深处到用户,工序成千上万。公共基础设施、技术经济条件、自然地理环境都直接影响成本。“一事一策,一地一法”降本增效,并不鲜见。减少采输气作业防冻剂用量的办法,与减少管道因故停运而舍弃气量的办法一样,不断总结改进,效果呈现“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势。
川东北地区山高坡陡,冬季气温低,加注防冻剂避免阀门、管道冰堵十分重要。西南油气田铁山坡等气田的员工,组合应用“清理保温水套炉的炉膛,气温骤降前清理管道,防冻剂滴注变喷注”,提高防冻剂使用效果,防冻剂用量2013年比2012年下降15%,2014年又比2013年减少6.9吨。
低成本发展,江安采气作业区是西南油气田的样板。这个作业区管理的气田已经产气50多年,采出程度超过90%,2001年以来没有一口新井,日均产气量却稳中有增,关键在集中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的智慧。确认气井有资源,制定可行挖潜措施,一丝不苟落到实处,去年的生产成本比2013年降低5%,还“节省”13名员工,支援长宁页岩气产区管理新气井。
降本增效实践,许多地方展示了员工的智慧与勤劳。重庆净化总厂使用较久的两台“板式换热器”是洋货,接二连三出故障,严重影响生产。如果更新,相当于“破车配新发动机”,还要花240多万元。检维修技术人员组织技术攻关,通过局部更换零件,成功修复,至今运转正常。
从西南油气田在一线收集的降本增效典型案例看,“高大上”的令人叹服、易于“临摹”的也较多。雷13井每天泵水200多立方米,实行“错峰用电”制度后,每天节省电费上百元。南充输气作业区自制保养特种阀门的工具——注脂枪替代洋工具,省资金、省人力。蜀南气矿员工制作的“人力推车式无尘自动扫地机”,车轮旋转一周,喷水、扫地1平方米,工效比人工高30多倍。
西南油气田有关部门表示,这些典型案例将修订成册,印发给各单位推广应用,以扩大降本增效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