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企业 » 中海油要闻 » 正文

中国海油总公司工程技术部:打造高温高压技术体系赶超国际同行

日期:2015-04-15    来源:中国海洋石油报

国际石油网

2015
04/15
16:4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中国海油 总公司工程技术部

近日,记者从总公司工程技术部获悉,我国海上首个高温高压气田开发项目——中国海油东方1-1一期调整首批钻完井工作顺利完成。此举标志着我国已攻克海上高温高压气田勘探开发世界级难题,打造了整套高温高压气田技术体系,将显著带动渤海等中国海域乃至海外相关区块的勘探开发。

“难啃”的高温高压区

中国海油高温高压技术发端于南海。总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工程技术部总经理姜伟介绍说,南海高温高压区是勘探开发著名“雷区”,浅水作业遇到过温度200摄氏度以上、目的层压力系数大于2的区块。目前,动用南海“双高”气藏主要有两大难题——成藏认识难、钻完井等工程技术难。

1984年至2004年,中外双方在南海莺琼盆地先后打下20口探井,未获商业发现。国外专家普遍认为莺琼盆地压力梯度与温度如此之高,即使发育天然气,也是水溶气,无法游离成藏。

开发高温高压气田同样为钻完井带来重重困难:地层压力预测不准、压力窗口窄、井控风险高,容易出现井喷、井漏等问题;高温高压对钻井装备、钻井液等带来巨大挑战,设备、工具、材料等耐受性差,易出现井下事故;生产井要面对长期生产的井筒完整性难题。

在南海高温高压区钻井,难度大、作业周期长、费用高。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一口4500米井深的井钻井周期往往在200天以上。这样的挑战,即使实力雄厚的国外石油公司也往往望而却步。面对挑战,中国海油将如何亮剑?

重基础,谋创新

“研发高温高压技术,是不是自找苦吃?”姜伟笑着说,南海高温高压气田是中国海油重要储量接替区,公司要发展,就必须在这一领域取得技术突破。

中国海油涉足南海高温高压,始于30多年前。那时候,国内工业基础薄弱,只能通过与国外公司的合作,边看、边干、边学。

有了实践积累,中国海油再从基础实验/试验、基础理论、基础手段入手,对高温高压技术进行系统攻关。在成藏认识方面,中国海油与国内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对高温高压区的成藏规律进行创新性认识。在钻完井领域,中国海油持续加强对地层压力预测、监测技术,高温高压钻完井专项技术的科研力度,逐步提高对高温高压钻完井的认识,系统掌握了高温高压钻完井关键技术。

姜伟介绍说,多年来,中国海油的高温高压技术实现了“四个为零”:可记录的伤害事件为零、井下安全事故为零、井控安全事故为零、环境污染事故为零。这样的成果足以让国外同行瞩目。

不止步,再前行

“降本增效是钻完井领域的永恒主题!”面对不断完善的技术体系,中国海油并未止步。

在传统技术基础上,中国海油对高温高压井钻完井技术进行系统提效。例如采用脉冲提速工具等技术和配套措施,2014年,中国海油高温高压井的钻井效率较上年提升18%。

“公司高温高压技术一部分已超过国外,但也有差距。”总公司工程技术部作业协调处处长谢梅波介绍说,目前国际同行都在储备和发展温压条件更高、井况更复杂的高温高压技术,但中国海油对超高温高压含硫等腐蚀性气田还存在认识不足、高温高压固井水泥浆体系有待进一步发展等问题。

此外,国际上已建立了与井筒完整性有关的技术和标准,但国内的井筒完整性尚处于发展阶段,没有形成独有的井筒完整性技术和管理标准。中国海油将结合公司特点,制定自己的井筒完整性管理相关要求和标准,将井筒完整性理念从钻完井工程设计贯穿到作业及后期生产、弃置全过程,形成完整的管理链条。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