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一年前的原油价格暴跌是油市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跌势之一,除了美元走强之外,原油过剩问题可谓此轮跌势的重要“推手”。
去年此时油价开始为期七个月溃败,布伦特原油期货自116美元/桶滑落到今年1月时的大约45美元/桶。
原油产出继续攀升,而能源消费大国——中国的经济前景却愈发黯淡。中国的原油需求曾经是市场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创纪录的产出以及伊朗有可能恢复原油出口,都令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原油市场势必将迎接更多动荡。
伊朗正与主要大国进行会谈,试图在月底前就该国核计划的妥协达成协议;若果真达成协议,可能令伊朗的制裁解禁。由于受到制裁,伊朗2011年日均原油出口量由300万桶降至不到100万桶。
分析师指出,除此之外,原油市场到年底以及2016年初会怎样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中国因素。
六个多月来,因新车大量增长令汽油需求激增,且政府增加战略储备,中国原油进口维持在接近纪录高位的水平。
尽管一些分析师认为中国需求将保持强劲,但有迹象表明,随着经济增长速度降至数十年来最低水平,中国对原油的需求正在放缓。
汇丰银行(HSBC)亚洲经济研究联席主管Frederic Neumann说道:“莫将宝押在中国今年稍晚的反弹上。该国政府想尽各种办法来刺激增长,但迄今为止并未奏效,这也可能影响能源需求。”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5月原油进口同比下滑逾10%,降幅创2013年11月以来最大,汽车销量也呈现下滑态势。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计,原油供应过剩的情形将至少持续到2017年,但也有机构认为,过剩期可能持续更久。
能源谘询机构Mathyos Japan的Tom O'Sullivan说道:“我认为,发达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原油强度迅速下降,将是势不可挡的趋势。”
O'Sullivan并强调过去30年中国的能源强度减半,接近完全发达经济体的水准。能源强度是指产生一单位GDP所需消耗的能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