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下旬以来,国际油价出现一波有力反弹,布兰特原油4月上涨了21%,同期美国原油涨了25%。原因很多,包括美元走软、供应过剩的局面缓和、地缘局势等。6月欧佩克会议决定维持当前产量,因此对今后国际油价走势有了许多不同的猜测。多家研究机构表示,布伦特原油价格在未来1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有可能徘徊在每桶60美元。也有人警告,如果对石油新供应产能的投资过低,未来油价可能涨至每桶200美元。而其他一些机构则认为长期布伦特原油价格需达到至少每桶80美元,以满足维持石油需求所需的投资水平。笔者比较倾向油价不会长时间维持在每桶60美元以下,至少有如下几个理由。
首先,石油供需情况是影响油价最基本的因素。这轮油价大幅度下降,有观点认为是由于美国页岩油发展导致石油供大于求,油价大幅度下挫。从最简单的经济学来说,石油价格下跌会导致石油需求增加,而供给减少,最终使石油供需再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美国能源情报署最近下调了今明两年的美国原油产量增长,而国际能源署认为全球石油需求明年将加速增长。虽然短期没有看到石油供应大幅度削减,但目前全球石油公司的大幅度投资削减和美国页岩油钻井口数持续减少,都将使未来石油生产减缓,这确实是不争的事实。库存增加对油价是负面消息,近期常常有原油库存上涨的消息,比如说美国原油库存达到了85年来的最高水平。库存增加可以理解为油卖不出去,也可以理解为厂家对后期石油价格看高而多买。
其次,地缘政治问题。在当前油价水平上,没有哪个欧佩克成员国可以在不动用储备资产的情况下满足本国的预算要求(卡塔尔和科威特的情况可能好些)。沙特虽然有7000亿美元的储备资产,但这可以维持多久?海湾很多国家特别是欧佩克国家的社会稳定是靠财政来维持的,他们的财政支出平衡一般都需要石油价格在每桶80-100美元。如果油价长期低于每桶80美元,除非他们改变生活方式,否则其社会稳定将会受到影响,而地缘政治对国际油价的影响从来都是立竿见影,一旦这些国家出现社会稳定问题,马上可以改变石油供需平衡和油价预期。
再次,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其稀缺性决定了价格会脱离成本,不可再生资源价格上涨终结于替代产品的成本。石油价格过高会使厂家寻找替代,因此石油价格不能长期高于替代产品的价格。页岩油是石油最直接的替代,摩根士丹利曾估计开采美国页岩油的平均盈亏保本价格是每桶76-77美元。低油价使得美国页岩油公司不仅大幅削减了开支,而且现存开工钻机数量已降至2011年6月以来最低,一些页岩油公司已经开始破产重组。因此除非页岩油成本进一步降低,否则油价不可能维持在每桶60美元以下。
今年4月国际油价有一段很强劲的持续反弹,使得市场气氛大为改变,由悲观转变为更加乐观,如果这个时候沙特能通过减产再加把火,油价或将很快上行。但是,欧佩克的月度报告指出,沙特4月的石油日产量增至1031万桶,比3月的1029万桶略有增长,是近三十多年来产油的最高纪录,此外,沙特还打算将正在运行的钻井机数量从212座提高到220-250座。
现在看上去,好像是美国希望高油价,而沙特则希望维持低油价。奇怪的是,美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也是低油价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低油价显然不是沙特想要的,这轮油价大幅度下跌,使沙特付出数以千亿美元的代价。那么,如何解析沙特目前顽固的增产行为?
沙特的低价增产虽然付出巨大代价,但也直接教育了新来的非常规石油投资者。非常规石油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如果没有把握将成本做到足够低,对非常规油气的投资需要更加谨慎,过快的投入和过高的融资杠杆会使其血本无归。目前沙特在石油产能上步步紧逼,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沙特认为美国页岩油厂家已经在数日子,再逼一把可能就垮了,用这些投资者血的教训使今后页岩油投资者更为谨慎。因此虽然沙特不足以把非常规油气赶出去,但却能有效打击非常规石油气的投资积极性,也可能由此延缓非常规油气的技术进步。
另一方面,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也是石油强有力的替代品,长期而言,油价的最大威胁可能是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电动汽车、储能技术和风电太阳能的结合,可以形成对石油的有效替代。虽然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的发展目前还没有对石油替代产生实质性影响,但近年来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进步迅速,作为石油替代的威胁越来越明显,维持比较低的油价可以降低电动汽车和储能技术的投资积极性,从而延缓电动汽车和储能的技术进步。
沙特阿拉伯石油部长阿里·纳伊米最近提出,沙特到本世纪中叶可能逐渐淘汰化石燃料。如果他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沙特真的就相信这个,这也就解析了为什么沙特在低油价下的还持续增产。因为目前世界石油至少还够挖40年,如果真的预见在那个时候能源已经由非化石燃料替代,那么现在石油能卖多少算多少,也在情理之中。
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无论何人愿意以何种方式维持低油价,对中国是利大于弊。比较直观的说,如果可以将油价维持在每桶60美元以下,按照2014年的进口量,中国每年可以节省近千亿美元。(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