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已被下达“死亡通知书”判定为废品的转子,是按照常规采购全新转子省力省心,还是自担风险费时费工修旧利废?四川维尼纶厂乙炔车间的一线检修技术员们面临着这样的抉择。
在近期四川维尼纶厂乙炔装置一次工况波动中,一台进口压缩机组发生甩负荷后无法盘车重新启动。通过解体检查发现,由于长期运行磨损和瞬时工况突变冲击,造成压缩机内转子身上遍布划痕,密封线受损严重。“像这种进口设备对部件精度要求非常高,按照以往经验已经没有多大的修复价值了。”现场检查人员给受损转子下达了“死亡通知书”。
到底还有没有修废的价值?心有不甘的车间技术干部现场做起了技术分析,研究出一套初步的修复方案。测量、研磨、修复,转子第一次进行了复位比对。有戏!尽管还不能达到运行的技术要求,但是第一次修复后转子各项指标和设计值的差距在缩小,并不是不可能达到,这个结果让技术人员十分振奋。最终经过1000多个工时的反复拆装、研磨和精调间隙,该机组成功复位投运,受损转子完全达到了实际运行要求。
“如果我们不坚持修旧利废,光这根进口机组转子的设备采购费用就高达100多万元,这还不包括动辄长达7、8个月的进口设备采购周期对企业生产带来的损失。”车间的检修人员对记者说。
今年以来,为切实降低成本,川维厂加强了设备维修管理。通过合理优化维修方案,加大修旧利废力度。严格核算维修工程量,坚持对于检修关键质量节点进行过程把关,减少备件消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对维修业务进行全面清理,扩大自修项目范围,将部分收费项目转成自修项目。在全厂范围内对设备备品备件进行调配,盘活库存物资。5万元以上的维修项目必须做到先预算再立项,在确保应修尽修的同时切实降低企业维修费用。通过系列优化措施,全年预计可节约维修费4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