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企业 » 中海油要闻 » 正文

中海油海油发展装备技术公司成功实现设备备件国产化

日期:2015-08-07    来源:中国海洋石油报

国际石油网

2015
08/07
17:0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中海油 海油发展 设备备件

“作为项目设计方,我们与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合作,优化设计,推动设施备件国产化,在破解高温高压难题的同时,降低了费用。”提起最近投产的我国海上首个高温高压气田——东方1-1一期项目设计过程,海油发展装备技术公司研发中心(湛江)结构室主任尹彦坤难掩兴奋。

装备技术公司是一家专门为海上设备设施提供设计、研发、维保、检测评估等系列专业服务的公司,自成立以来,致力于推动关键技术及备件的国产化。目前,公司在关键设备多项技术上实现国产化,备件国产化能力与范围也日益增加,专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从设计研发到建造自主化

从2005年番禺30-1模块钻机首次尝试,到“精品钻机”陆丰13-2顺利完工,公司10年间独立设计、建造模块钻机26台。国产化模块钻机成为海上油气田开发的关键技术。

过去,海洋模块钻机核心设计技术被国外公司垄断,海油内部使用的模块钻机主要依赖进口或国外设计。进口模块钻机建造周期长,费用昂贵,更重要的是,其建造不是依据我国油田情况设计,制约了海上油气田的开发。

根据总公司要求,2004年,装备技术公司组建了我国第一支专业模块钻机设计研究技术队伍,与海油各兄弟单位、国内厂家携手,探索模块钻机的国产化。

在首战番禺30-1模块钻机告捷后,公司又相继完成崖城PFA、陆丰7-2、番禺34-1等钻机项目,崖城钻机项目填补了国内大型钻机小橇块化设计制造的空白。

目前,装备技术公司逐渐走出一条模块钻机自主化设计之路,实现了从1500米到7000米水深海洋模块钻机设计的全部自主化。钻机依据油气田情况进行设计,提高了开发生产效率。

从维修技术到备件国产化

截至今年7月,海油首套国产中控系统在歧口17-3平台改造投用近9个月,运行一切正常,意味着公司具备了国产中控系统海上应用技术和维保能力。

海上关键生产设备大都是进口,一旦出现故障,存在维修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装备技术公司聚焦进口关键设备展开科研攻关,实现自主化维修,同时,不断探索部分备件的国产化研制。

2013年,以西门子TB5000系列透平维修为切入点,自主化维修技术首次成功应用于锦州20-2平台。实现海上燃气透平自主化检修的同时,公司还设计制造出系列检修工具,降低了作业费用,带来直接产值300余万元。

柴油机作为平台发电的关键设备,直接影响到油田生产。其关键部件增压器起着进排气的功能,过去一直从日本进口。装备技术公司与厂家技术人员反复探讨,不断优化,最终成功实现增压器国产化。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柴油机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据介绍,公司在泵类设备备件上已实现全部国产化,柴油机70%备件国产化。目前,公司正积极开展海底管道智能内检测器、水下采油树维修技术和配套工具国产化研究,不断提升生产设备运营维保能力。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