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塔里木油田科研人员正在利用自创的缝洞雕刻容积法精准计算上交2015年的石油地质储量。去年1月5日以来,塔里木油田利用此方法累计为国家上交储量已超过1亿吨,得到国家储量委员会的高度认可,并建议在以后的储量计算中加以应用。目前,该方法已成为油田储量规范标准,正在申报国家行业标准。
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是岩溶作用下形成的产物,非均质性极强,分布规律类似于一个个葫芦串,或独立,或连片,储层平均埋藏深度超过6000米。其中,哈拉哈塘区块储层达到7000米左右。把缝洞型油气藏描述清楚,相当于确定“葫芦”的形态与位置,并精确计算出“葫芦”里有多少油和水。这是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面临的一道世界级难题。
要想精确计算出一个个缝洞体内蕴含的油气储量,以前针对均质储层的传统“切豆腐块”的容积法储量计算是不实用的,在求取储量计算参数上存在较大误差和不确定性,储量计算结果的可靠程度也较差。
针对这一科研难题,研究人员经过长期攻关,实施多专业一体化研究,首创成功应用缝洞量化雕刻技术计算碳酸盐岩油气藏储量,即缝洞雕刻容积法。应用缝洞量化雕刻技术确定碳酸盐岩的储量计算参数;利用地震反射特征的敏感属性及阀值,结合高置信度的井震联合反演,分别刻画了碳酸盐岩洞穴型、孔洞型、裂缝型储层的含油面积、有效厚度及有效孔隙度等参数;结合油藏地质认识,确定其他储量所需的流体参数,依据容积法,求取不同储层类型的储量,实现了储量的分级分类计算,既能精细刻画出缝洞体的内部结构,还可预测缝洞连通性,计算出储存油气的有效体积,解决了碳酸盐岩非均质储层预测、评价等一系列世界级难题,彻底扭转了碳酸盐岩油气藏储量大建产小、规模大动用程度低的局面。
这种方法计算的储量是原来方法的1/3,探明储量动用程度却达到30%以上,解决了非均质、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量计算难题,使碳酸盐岩油气储量计算更加科学准确,并探索形成缝洞带、缝洞系统评价技术和大型缝洞集合体高效布井技术,使复杂碳酸盐岩的储层钻遇率达90%以上,钻井成功率达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