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多月以来,国际油价先以40美元/桶为高地艰难爬坡、几上几下,刚站稳关口却又被市场利空因素“拉下马”来。为何本轮油价反弹如此不给力?油企在油市的大风大浪中何去何从?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回顾历史,在本次低油价和历次低油价的同与不同中把握规律、找出答案,从而更好地适应低油价、战胜低油价。
(一)看近30年来跌幅较大的历次油价波动
1.从跌幅看,1986年、1998年、2008年和本轮低油价跌幅均超过60%。
2.从持续时间看,1998年和2008年低油价更像短时风暴;上世纪80年代油价波动持续了10余年;业界根据此轮油价波动成因和市场表现,普遍推断本轮低油价将是一个中长期过程。
3.从成因看,1998年和2008年油价波动更多是“需求疲软型”,而1986年和本次低油价则更多是“供应过剩型”叠加“需求疲软型”,因此市场表现更为复杂,波动时间也更为持久。
(二)本轮低油价背后的历史背景
1.石油需求增长潜力远弱于供应增长潜力。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不景气导致石油需求较为疲弱。全球石油供应量则受到技术发展、抢占市场份额动机刺激等强势增加。
2.能源消费格局深刻变化。在持续十余年的高油价刺激和对气候问题史无前例的关注下,世界能效水平持续提升,清洁低碳能源在能源消费格局中比重不断加大。
3.技术因素发挥关键作用。一方面,石油领域技术突破,驱动油气储量和产量强势增长,提升石油供应潜力;另一方面,新能源技术快速发展,加大了新能源产品的经济竞争力,持续打压石油消费增长潜力。
4.国际油气市场参与主体更多,影响油价的经济政治因素、手段工具更趋复杂。
(三)历次油价波动对中国的影响
1.上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演化。国际油气市场“惊涛骇浪”,国内“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2.上世纪90年代,国内市场日益融入国际市场。1998年国际油市流行“感冒”,国内跟着“打喷嚏”,大庆、胜利、塔里木等油田先后关井千余口。
3.2008年低油价持续时间较短,对油气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冲击和影响。
4.经济加速全球化,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油市寒潮来袭,国内石油企业感冒发烧了。中石油、中石化及中海油三大油企2015年收益比上年下跌超过60%。
3月以来,本已步步登高的国际油价,受美国原油库存高企等市场负面信息拖累屡屡失守每桶40美元关口。4月的第一周,国际油价继续呈低迷态势,冲“4”依旧艰难。国际油价止跌反弹的“无力感”不言而喻。
至此,本世纪最严重的石油过剩已经持续近2年。作为原油市场供需风向标,美国原油库存不断刷新历史纪录。3月一度创下近80年来的新高,不断对油价形成打压。从近30年来的历史看,1997年10月开始的低油价,不到两年就止跌回升,2000年1月就已基本收复失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油价跌到30多美元/桶低谷之后很快反弹,两年出头就进入百元时代。
为何本轮油价反弹如此不给力?有何不同?未来如何走向?油企在油市的大风大浪中何去何从?回答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回顾历史,在本次低油价和历次低油价的同与不同中把握规律、找出答案,从而更好地适应低油价、战胜低油价。
从下跌幅度来看,过去30年里,油价在半年内跌幅超过30%的变动达6次。而从一个较长的波动周期来看,跌幅超50%的剧烈波动有四次,分别是1986年、1998年、2008年和本次油价波动。其中,除了1998年外的其他三次低油价跌幅都达到70%以上。
从持续时间来看,1986年低油价持续了10余年之久,上世纪80年代,国际油价都处于疲软和下降状况,其间又经历了1993年和1998年两个相对低点,直到2000年,国际油价都处于相对的低价状态,从而形成了世界两次石油危机之后的第一次油价大震荡。因此,也有很多分析把1998年油价波动纳入这个长周期。石油巨头们这一困难时期持续达17年至18年之久,经营战略和策略都不得不大转变,扩张改为收缩,更发生了史无前例的行业重组并购——“石油七姐妹”之一的海湾石油公司被雪佛龙并购、BP兼并了美国俄亥俄标准石油公司、壳牌兼并美国壳牌等历史大事件。相比之下,其间的1998年和2008年低油价更像“短时风暴”,2年左右时间已恢复元气或步入高位。而本轮油价从当前发展态势看,早已不再是“短时风暴”的概念,更有长期艰苦抗战的意味。经过近2年对国际油价变化的再认识再思考,石油业界普遍认为,此轮低油价正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寻找新的平衡点,而这个过程或将是一个中长期历史阶段。
从内在成因来看,石油作为世界大宗商品之一,供需面决定其价格走向。国际油价暴跌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由供需失衡引起的。1998年和2008年的油价“短时风暴”,祸起当时的金融危机,更多的是需求侧不旺造成供大于求、油价下跌,属“需求疲软型”下跌;而1986年和本轮低油价则是“供应过剩型”和“需求疲软型”双方面因素叠加掀起的油市“惊涛骇浪”,因此影响因素更加复杂、持续时间也注定更长。
正因为如此,国际业界普遍认为,本轮低油价和1986年低油价有更多相似度,因此也更具有可比性。
先看需求侧。两次油价波动都赶上世界经济下行的长周期。根据世界GDP增长率,上世纪80年代初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世界GDP增长率呈现下降走势。而根据世界经济长波理论,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可能已经进入了长波的衰退周期,未来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在相当长时期内进入减速阶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长期以来,作为世界原油消费增量主要贡献者的中国进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石油需求增长动力有所减弱,而相当的替代力量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
再看供给侧。在这两轮油价波动中,供应侧均强势增长,且都是非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石油产量引领供应增长。上世纪70年代后期的高油价直接导致上世纪80年代北海石油崛起,以及非欧佩克国家地区如墨西哥、北海、阿拉斯加等石油产量的稳定增长。2009年3月持续到2014年上半年的高油价则直接催生了北美地区页岩油气繁荣及深海极地石油开发领地的扩张。过去6年,全球日均增加供应1100万桶原油,其中一半来自美国。
此外,相似之处还在于以沙特为代表的欧佩克国家在两次油价下跌的时候,都宣布不减产,低价销售石油,从而争取更稀缺的市场资源,市场结构和市场角力因此发生深刻变化。
当然,拨开油价下跌的迷雾,我们更需要知道的是两次油价波动有何不同。30多年过去了,世界石油市场正上演着新常态。
一是能源供需格局深刻变化。从石油供销格局看,不同于上世纪80年代,石油生产与消费重心都在发生变化,国际油气供需关系区域化发展趋势凸显,尤其是美国的页岩油产业对油气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从能源结构看,十余年高油价的刺激,以及对气候问题前所未有的关注,加速了替代能源的发展,促进了能效水平提高。2010年到2015年,风能、太阳能等(不包括核能、水能)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增长近100%。
二是技术呈现集体突破之势。一方面,深海技术尤其是非常规油气技术的突破发展,重塑了世界能源供应格局,以美国为主力的北美地区已经不单是世界油气的消费中心,同时也已成为全球新的油气生产中心,增加了石油供应。另一方面,新能源技术的突破大大提升了可替代能源的竞争力,对石油需求增长形成抑制。此外,需要强调的是,数字技术的发展正重塑着包括石油产业在内的各行各业,也重塑着石油产业的外部生态。
三是市场更富挑战和变数。在今年剑桥能源周上,沙特石油部长纳伊米指出:“本轮周期不是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面临的市场挑战更加艰难复杂。35年前那会儿还没有这么多的参与者和金融工具。”重量级的市场主体日益增多,平衡油气市场已非欧佩克和IEA等传统力量可以主导;地缘政治更趋多变,大国博弈更加频繁;投机行为、期货和现货交易更加频繁……这些都让此轮油价变化更为扑朔迷离。
可见,此次低油价背后是全球经济新中庸、石油供销格局深刻调整、能源替代步伐加快,技术因素更加凸显的历史大棋局,油价低位波动也将注定是一个长期过程。
看待这四轮油价的异同,我们更需要以中国视野,去找准中国石油发展的历史方位。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刚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演化,国家的宏观政策犹如一道屏障,把国际市场的波涛拒之门外。国际市场油价一年内暴跌一半以上,石油界惊呼声四起。但国内则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内市场日益融入国际市场,1998年国际油市流行感冒,国内也跟着打喷嚏,大庆、胜利、塔里木等油田采取了关停井措施,石油行业人员加速变动。
20年后的今天,经济加速全球化,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油市“寒潮”来袭,国内石油企业感冒发烧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油企2015年收益同比下跌超过60%。
而长远看,随着中国放开石油进出口限制、放宽油气勘探开发市场准入、推进油气管道网运分开、全面放开竞争性业务和油气价格,石油企业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生存环境也愈发复杂。中国石油企业必须树立底线思维,做好应对低油价冲击的长期准备。
看清形势是为了主动迎接挑战。石油企业不能控制油价高低,关键是要有应对油价波动的意识和能力。低油价当前,油企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靠天吃饭、随波逐流的企业最终要被历史淘汰,唯有眼睛向内、加快培育核心竞争力,以低成本应对低价格,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石油企业在油市大潮中还必须要有阳光心态。百年石油风云、历次油市大潮,是对企业发展内力和抗风险能力的一次次检阅。埃克森美孚、BP、壳牌、雪佛龙等正是在历次低油价中劈波斩浪,不断提升驾驭能力,成为受尊重的世界优秀企业公民。中国石油企业虽然首次长时间与低油价正面交手,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市场、加快转型升级,必将更加从容、更加自信地活跃在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