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号油罐一类中质油密度0.8680,含水合格,准备起输。”4月6日23:55分,副经理李休萍在QQ交流群发布消息。
“7:00,6号油罐一类中质油停输,外输油3390.69吨。”班长徐军在QQ群说。
4月7日西北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油气处理部一类中质油首次销售3390.69吨,创造效益379.75万元。
根据原油的密度,把处理后的中质原油划分为一类中质油和二类中质油,“密度在0.87以下的属于一类中质油,密度在0.87以上的属于二类中质油。”技术员徐征遥告诉笔者。
据了解,该部进站原油经过120万吨、150万吨两套原油处理系统分离稳定后,进入6、7号储罐进行沉降、排污,成为合格中质油,部分中质油进入5号罐与塔库重油混配后输至装车站装车,另外一部分输至8、9号罐内,与塔库重油混配后输至采油二厂。
该部发现密度越低销售的价格就越高,且系统处理后的中质油密度在0.8703,略高于一类中质油,通常都是按照二类中质油的价格销售,造成了效益的流失。
“若根据原油的密度对生产进行重新调整,将密度高的单独处理,能保证其余部分的原油密度低于0.87,如此一来大部分原油可以以一类中质油的价格销售。”生产安全运行中心副主任黎志敏说。
该部通过对两套原油处理系统进行调整,将一类中质油和其余原油进行分开处理,在保证了采油二厂掺稀油供应的同时,不同密度的原油可进行分储分销。
据了解,一类中质油售价1120元/吨,二类中质油售价914元/吨,每吨差价300多远,该部日处理一类中质油500吨,日创效益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