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行业资讯 » 中国石油资讯 » 正文

对集团公司坚持稳健发展方针的学习思考(上)

日期:2016-04-26    来源:中国石油报  作者:邱宝林

国际石油网

2016
04/26
14:2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高油价 国际油价

我们要透过低油价的现象,看到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本质。当前,国有企业正面对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严峻形势,其复杂处境正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形势的一个缩影。

综合各方面因素,国际油价在中低价位运行将不会是一个短期现象,国际油价的波动趋势也是难以准确预测的。本文意在探讨,不论油价高低,都不妨参照“低油价思维”来考量集团公司的长远发展、稳健发展。因为国有企业在大宗商品进入低价格周期时所暴露出来的体制机制、发展方式、思想观念等问题,即便在价格上升时也不会自动解决,“水落”终要“石出”。

因此,国有企业要想转危为机、发展壮大,摆脱体制机制、产业结构、发展方式等深层次“大企业综合征”,真正成长为中国经济“脊梁”,必须做好打一场深化改革、转型升级持久战的战略准备。集团公司已明确了“十三五”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明确了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尤其是确定了坚持稳健发展方针,这是集团公司党组针对形势发展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

为此,我们要深入理解,积极践行,摒弃主要依靠高投入、高产量、高价格来做大企业的意识,牢固树立市场化思维,明确持久战三大主攻方向:在产业生态和经营生态上,实现发展方式的制度性转变;在制度生态和管理生态上,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建立独立规范的市场竞争主体;在政治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加强价值观塑造,充分发挥好人的作用。通过企业生态的建设和完善,坚定信心、坚持不懈,走过从战略准备、战略相持,再到战略进攻的三个阶段,最终抵达世界一流企业的胜利“彼岸”。

绪论:沉着应对低油价的挑战

低油价的产业冲击波还在持续扩散。4月17日,业界翘首以盼的多哈冻产协议未能签署,再次说明了国际油价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

“形势异常严峻、压力前所未有”,今年1月集团公司工作会议首次采用这样的措辞,凸显出低油价的巨大挑战。也正是这次会议,明确了“十三五”发展目标和任务,正式提出稳健发展方针。2月,董事长王宜林在美国休斯敦“剑桥能源周”上重申,“中国石油正在转变发展理念,努力将企业引领到稳健发展的科学轨道上来”,并在之后的股份公司业绩发布会上再次强调,要坚持稳健发展提高质量效益。

集团公司为何提出稳健发展方针?如何理解稳健发展?本文旨在和大家一起继续深入学习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从会议报告和“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汲取改革创新的智慧和养分,准确把握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和破解难题的良策,并积极践行。

察势者智:油价在中低位运行不是短期现象

这一轮国际油价的波动,究竟是短线调整,还是中长期趋势,应该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和举措来应对?这是影响企业战略方向的关键判断,须放在历史大格局下进行观察。我们判断,本轮油价走低将不同于1998年和2008年两次因金融危机造成的短期油价波动,虽然可能会出现震荡回暖,但短期内难以回到高位。国际油价在合理区间的中低位徘徊,很可能是市场较长时期的态势。

判断基于以下理由:第一,世界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之后的深度调整期,全球经济增长将在相当长时间内进入减速阶段,石油消费增速放缓。第二,石油需求增量一度占全球石油供给增量70%的中国,已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第三,新兴经济体多处于疲弱态势,对中国需求放缓替代有限,世界能源低碳转型也在蚕食着石油消费能力,着眼全球气候问题的《巴黎协议》加固了这一格局。第四,低碳化和新能源技术集体突破、以美国“页岩”革命为代表的油气新理论新技术发展等因素,加速化石能源供需结构变化。第五,产量上,国际政治角力令石油产量逆势飞扬,供应增速超过需求增速,出现21世纪以来最严重的石油过剩。第六,储量上,勘探突破带动世界油气储量不断增加。2015年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比10年前增加了1/4,全球到2050年已证实化石燃料资源比同期全球需求预估多出近一倍。

上述对油气供需“六因素”的分析,可以概括为“四力”+“二量”,即世界经济疲软让石油需求增速不给力,中国经济新常态让昔日高油价中的“中国因素”难发力,能源低碳转型为扩大石油消费添阻力,技术集体突破对扩大石油供给、压缩石油消费下猛力,“二量”即产量和储量。这“四力”“二量”加上美元升值预期等因素,构成了影响世界石油市场供需平衡的长期因素,进而确立国际油价中低位震荡、天然气价格相应走低进入一个较长的周期。相比之下,刚与国际市场接轨后的1998年油价波动冲击,虽然到今天还令不少人记忆犹新,仍难与此次低油价相比。不仅仅是石油产业,钢铁、煤炭、有色等产业都在经历着价格寒冬,甚至有人将此轮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对各能源产业的挑战称为“存亡之战”。

驭势者赢:稳健发展方针引领企业

价格是企业发展关键指标之一,预测油价对企业把握市场走势、做出预算安排等十分重要。但我们不能用不确定的油价预测来影响科学决策,尤其对乐观预测更要谨慎。历史实践证明,油价预测行业是世界上最不准确的行业之一,大多是“事后诸葛亮式”的解读。

现实中一些人还在“等等看”,寄希望于油价快速反弹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也有一些人抱着“油价有高就有低,企业有赚就有赔”的认识,认为只要油价一高,问题就都解决了。这种典型的“靠天吃饭”的观点是错误的,对实际工作也是有弊无益的。

价格,没有永远的高位和低位,只有永远的波动。如何在油价波动中实现稳定持续的发展是个重要命题。当前,我们要打破“高油价情结”,用立足于低油价的思维方式看问题。企业重在做好自己,练好内功。未来,不管能源资源和产品价格如何变化,集团公司都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稳健发展。

那么,什么是稳健发展?按照集团公司工作会议报告和“十三五”规划中对稳健发展内涵的深入解读,我们理解,就是要按照中央要求打好企业发展稳中求进、稳中求优的持久战。通俗地概括,一是速度上“稳”,正确处理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改革发展稳定、企业与各利益相关方关系,确保主要经营指标稳在合理区间,稳中有增,把握规律、保持战略定力,既专注当前又兼顾长远。二是质量上“进”,精准发力,补齐短板,搞好提质增效,力求面向市场的创新取得突破。三是作风上“实”,始终把脚踩在地上,不搞形式主义,不急不躁,静下心来夯实基础,工作更加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无效”的不为和“有效”的进取,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才能谋求长远。四是模式上“优”,追求优秀、卓越的企业品质,重点在“人”的价值观培育和企业形象重塑,通过软实力的提升,配合硬实力一起构建企业良好生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理解,稳健绝不是消极的求稳。“稳”是顶层设计的稳,是致力于做好自己,定思路、做决策、抓落实时坚持“稳”字当头,防止复杂环境下可能发生的系统性风险和重大错误,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战略基点。“稳”是“健”的前提。“健”,是贯彻落实的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创新进取奋发图强,正是“稳健”的本质属性。稳健就是“立定脚跟竖起脊,拓开眼界放平心”。脚下如磐,头清眼亮,与时偕行。集团公司“十三五”规划反映了党组处变不惊的战略定力和锲而不舍的图强精神。所确定的稳健发展方针正是企业沉着应对油价寒冬、攻坚克难的理性选择。

稳健发展方针符合2015年下半年之后的实际经济状况,契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战略上坚持持久战,战术上打好歼灭战”的要求。

践行稳健发展,需要树立低油价思维

实现发展理念的转变,需要思维方式的转变做支撑。4月下旬,王宜林董事长在辽宁地区石油企业调研时强调:“要立足低油价环境和长远解决问题,坚持稳和准,结合自身实际,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积极探索,扎实推进改革创新,激发企业活力。”实际上也是在强调要树立新的思维方式,包括低油价思维。

具体解读低油价思维,就是面对低油价现实,实事求是、更加务实地思考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强预判,稳健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立足于油价中低位运行来降低成本,保障企业经营管理正常运行,转变企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主要有三层涵义:

低油价思维的内涵之一是低成本意识。要求“立足低油价环境和长远解决问题”,就是强调坚持低成本发展。低成本既是企业面对严峻市场情况时必须降低成本的刚性要求,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是企业在保持合理利润的基础上提供质优价低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主动降低整个产业和社会运行成本。是企业以对降低成本的始终“不变”来应对市场的“万变”(包括可能的最恶劣情况),以对企业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的追求“不变”应对油价剧烈起伏的“万变”。

内涵之二是危机意识。要求“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强烈的服务意识,强烈的竞争意识”,就是强调要有危机感、紧迫感,通过低油价暴露出的问题,来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在企业中长期的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规划上,要以未来油价在低位运行作为市场常态来谋划应对。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高油价带来高盈利是企业的“非常态”,企业要时刻有危机感,思危方能居安,即使今后油价进入上升周期,也要以宽松的经营和市场环境为契机推进改革,以持续创业的思想坚持长期艰苦奋斗。

内涵之三是改革创新意识。要求“积极探索,扎实推进改革创新”,也正是强调要抓住低油价这个改革创新的良好契机,通过全方位的技术创新,来实现成本的革命性变化,同时通过思维创新、管理创新等,让智慧、文化、人力资源、资产资本等财富源泉充分涌流,营造企业创新生态。只有牢固树立低油价思维,顺势而动,驭势而为,才能产生符合稳健发展的行为方式,企业才能真正走上稳健发展的正确轨道。

因此,只有深入领会稳健发展方针的内涵,对集团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再认识再实践,才能穿透油价迷雾,共同把握好国企改革发展的方向。

1国企的“慢性病”与“持久战”

——从经济全局看国企地位

只有深入地认识自身地位,才能更好地履行应负的责任。从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全局来审视国企,可以总结为三句话:从经济增长视角看,国有经济是重中之重;从改革发展视角看,国有经济是难中之难;从国际竞争视角看,国有经济是前沿主力。

从经济增长视角看,国企是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反复强调,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对国企要有制度自信。几十年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相结合是中国经济模式的重要特征,制度上是能够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在中国进入的新常态阶段,国企面临着“三期叠加”等多种不利因素,2015年央企整体利润增长率是-6.9%。即便如此,还是通过不断提高利润上缴等方式,保证了财政收入的增长,提振了实体经济,凸显其中流砥柱地位。国有经济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已具备较为丰厚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中央企业的增加值就占到了全国GDP约10%,税收税费的贡献更是占到了全国收入的1/6。加之国内的广阔市场,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信心”提供巨大支撑,保证了微观上不会出现“下岗潮”,宏观上不会出现经济“硬着陆”。

从改革发展视角看,国企是难中之难。2015年国企利润比上年下降反映了我国经济整体增速下滑现状,但对比来看,去年国有经济发展比国民经济整体表现稍有落后,特别是在高度竞争性的领域。说明国企在经济形势严峻时候利润“非常态”地猛烈下滑,不光是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和经济“新常态”,也暴露出固有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应多从自身找原因。

目前国企改革步入“深水区”,面对的多数是前期渐进式改革逐步遗留下的“硬骨头”,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过度机关化、大企业病,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不完善,尚未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活力与创造力不足,体制机制的缺陷等,都表明国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从国际竞争视角看,国企是前沿主力。2015年世界500强,中国企业上榜106家,其中央企就占了47家。从中国主导建设的土耳其安伊高铁,到国家电网对菲律宾、巴西电网的控股,到中国石油在全球30多个国家运营90多个油气项目,国有企业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排头兵、主力军。尤其中国提出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对外开放战略,有着丰富经验的国企,当仁不让成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前沿主力先锋。长远来看,能源工业企业未来必然走上“市场化”道路,“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肯定功绩,也不能忽视长期累积下的问题。在当前改革攻坚的背景下,还是有必要拷问、梳理、提炼:国有经济、国有企业的问题症结到底在哪里?

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确立,标志着国企改革开始起步探索阶段(1984-1998年)。到1998年,国有经济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开始了艰难的抓大放小、产权改革之路。大量职工下岗,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有进有退,尽管仍留有很多难点,有很多教训值得总结,但这为之后改革打下坚实基础是不争的事实。2003年国资委成立,国有大型企业成为改革重点。

21世纪初,全球经济进入景气周期,国内经济也处于上升期,加之包括石油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使得国企、央企经历了一段“黄金发展期”。但是,效益和利润的提升,也将企业深层次的内在矛盾掩盖起来,企业内外部压力的减轻也导致改革出现反复和停滞。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国企在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后出现的问题,大家都常用“水落石出”来形容,那么“水落”后显现出的到底是哪几块“礁石”?我们认为,体制机制、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思想观念,是国有企业需要跨越的最大的“四块礁石”。

——体制机制“礁石”

资源配置行政化明显,由于利益关系跨界干涉企业行为,政企不分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在企业内部,企业家的作用和职工的积极性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一些企业管理者市场意识不强。市场经济体在具有足够弹性和韧性的条件下,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但由于市场体制和市场主体的治理结构尚不完善,经济体资源配置的灵活度不足,自我修复能力仍然比较弱。

比如上下游全产业链石油公司,一体化和专业化的矛盾,单一管控模式与业务多样性的矛盾,行政化资源配置方式与市场化调解机制的矛盾,导致有的企业难以按照市场规律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还有的地方出于当地税收、政绩等方面的考虑,对企业提出的要求脱离市场基础,有的项目亏损严重。

——产业结构“礁石”

说到结构矛盾,一是一些企业由于战略决策失误造成的布局结构不合理、业务结构不合理。产销储运贸各环节间存在矛盾,内部管理成本高,协调成本高,经营效率低。

二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三多一重”问题。所谓“三多”,即不良资产多、机构冗员多、亏损企业和业务多,“一重”就是办社会的负担重,这些都是结构调整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还有业务结构、资产结构和亏损僵尸企业,需要加强资产经营、资本运营,以及人员转岗、分流、安置等途径逐步加以解决。

——发展方式“礁石”

在过去的“高需求、高价格、高增长”的大环境下,快速增长的业绩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问题与矛盾,滋生了粗放型增长的思想,即对“高投入、高耗能、高产出”的路径依赖。随着大宗商品高价格的落潮,原有的拼资源、拼设备、拼产出的粗放发展方式导致的高投入与低回报的矛盾、低油价与高成本的矛盾、企业大量冗员与人才不足的矛盾、产能过剩与创新不足的矛盾一一水落石出。

以中石油的几个数据为例,从2000年到2013年,公司收入增长近9倍,而利润仅增长2倍,利润率由2000年至2005年的33%降到2008年至2013年的11%,并且逐步掉到个位数。从2004年到2013年,虽然资产规模和投资规模的增幅都接近4倍,但净资产收益由14.4%下降到7.2%;2004年和2015年油价均在每桶38美元上下,但折旧成本和人工成本大幅度上升。

——思想观念“礁石”

一是危机感不强,普遍缺乏竞争机制和市场化观念,企业结构性冗员和人的建设不足等问题又加重了企业活力不足。过去10年,在高油价的顺境中,有人将高油价误认为是常态,自满情绪滋生,改革意愿淡薄。一些企业也忽视了管理经营中仍然存在的粗放发展、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人才队伍建设等瓶颈问题。虽然油价一路走高,但是企业赢利能力不升反降。

二是经营管理理念与市场经济尚有较大差距。一些企业还延续着计划经济的理念,往往习惯于用行政这只“看得见的手”去推动生产经营、管理运作等各项工作。参与竞争、开放合作等意识较为缺乏,对如何对接市场、如何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还比较生疏。

三是理性思维不足。越到形势好的时候,越要看到潜在的问题和危机;越是在逆境中,越要看到蕴涵的潜力和积极因素。逆向思维不可或缺。过去,一些企业正因为没有辩证地看待价格等问题,没有居安思危,造成了现在被动的局面。理性思维还要求我们在低油价中保持自信,要看到我们有政治的优势、文化的优势和队伍的优势,只要我们充分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就一定能把企业办好。

企业的关键仍然在人,所以破除思想观念上的“礁石”是最关键的,解决好就可以事半而功倍。国企的问题是一个“综合征”。还是要依靠改革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活力与动力,强调企业改革要突出“稳”和“准”,切忌“急”和“浮”,加强顶层设计,坚持问题导向,要平稳有序加以推进。唯有改革、转型才能从根本上治愈。那么,实施改革和转型的“顶层”如何设计,即实施什么样的国企改革发展方略?本文探讨的重点内容是——持久战。

概括而言,这是一场国企改革闯关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持久战,彻底打破“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功实践,将集团公司推进到稳健发展的科学轨道上来;这是一场实现稳健发展、提质增效的持久战,不断提高竞争能力、赢利能力,成为独立规范的市场竞争主体;这是一场传承创新企业文化、提升企业价值观的持久战,集团公司也将在推动国家进步、社会和谐、全球油气工业发展中体现价值、发挥影响力。

2“持久战”三问

一问:持久战目标是什么?

这场持久战理想的“彼岸”在哪里?

回答这样的问题,就要思考“我是谁”“为了谁”“去哪里”这三个看似简单,却又是必须明了的问题。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也是判断持久战战略目标的基础。

我是谁?——“我”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国内最大、世界知名的能源供应商;同时,国企尤其央企更是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是共产党执政的重要基础”。这“三个重要”正是我们存在的理由和根基。

为了谁?——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民福祉而战,企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履行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同时也是和全球各大油气公司一道,肩负起利用化石能源造福全人类的伟大使命。

去哪里?——向着壮大国有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建成世界一流的方向前行,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道路。

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国企这场持久战的“彼岸”和目标就是:成长为赢利能力强、独立的规范的市场竞争主体,与其他所有制经济(包括跨国公司)相比,更具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公有制经济先进性的世界一流企业。

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必定要通过一场稳健发展的持久战,一步步创造性地完成。

世界一流企业要有历史责任感。正如《基业长青》作者观察分析的,所有伟大的公司都是“务实的理想者”。虽然产品低价格对企业短期赢利不利,但对全球经济复苏和中国这样的资源进口大国总体利好,对企业健康发展也有一定积极作用。央企很多为资源、能源及基础性产业,不靠天吃饭,要主动迎接低价格的挑战,致力于提供质量高价格相对低、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惠及全民,以系统性思维来努力降低中国经济运行和实现现代化的成本。同时也以全球优秀公民的要求为世界创造更多价值。

世界一流企业要有世界级眼光、更高的进取心。集团公司提出的从“世界水平”达到“世界一流”,就是从定性描述到更具体的定量要求,从世界企业“第一方阵”到“方阵最前列”,就是不囿于低油价的一时之象,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改革创新攀登由大而强的历史新高度,努力以全球化视野建成世界一流公司。意味着目标定位更积极进取,标准更高,对肩负的责任理解更加深刻。

二问:持久战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面对外部环境多变、内部矛盾交织的复杂局面,集团公司确定的“十三五”发展指导思想、稳健发展方针,正是包含了持久战的思想和要求。会议提出,坚守“两条底线”和“两步走”的发展目标。按照这个目标任务,这里尝试着将其分为持久战的三个阶段:战略准备、战略相持、战略进攻。这也高度概括了当前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持久战的阶段。

三个战略阶段、一个奋斗目标,都以转型升级、持续创新和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为共同抓手,都要将全面深化改革贯穿持久战始终,针对不同阶段的战役目标重点进行突破。

战略准备阶段——坚守“两条底线”,即经受住低油价的考验,牢牢守住公司整体不亏损和自由现金流为正的“两条底线”,是持久战的短期目标,也是持久战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今明两年,重要任务是谋划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企业以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为引领,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坚决遏制企业效益下滑态势,从发展思路、体制机制、实践探索等各方面为持久战进入中后期夯实基础。其关键词是“提质增效”和“补短板”。

当前,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带来一些企业经营环境的恶化。据测算,国际油价每下降1美元,国内三大石油公司将会减少效益数十亿元。形势要求我们刚性执行集团公司开源节流降本增效36条,顶住压力不亏损,为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创造条件。这个时候提出守住“两条底线”,尤其是提出低油价下企业现金流保持在正常区间,正是企业从产量为主向效益为主转型的重要标志,也是为实现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的国企担当。只有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才能为进一步深化改革腾挪空间。

这个阶段,很多企业容易忙于应付眼前任务,难以顾及长远。面对逆境更需要坚定信心,要看到凡事都有两面性,好事坏事往往是一块来的。一件事,坏的时候,好的因素也已蕴含其中,反之亦然。个人如此,企业经营也是如此。当市场形势一片大好、春风得意时,就容易忘形,失败的种子就种下去了,如不能及时纠正,就会恶性蔓延开来;当市场形势跌入低谷、遇到挫折时,失败是成功之母,新的成功种子已经在失败中萌芽了。重要的在于我们能否把握住成败的时间机会与空间形势转换。

正如没有永远的高油价,也没有永远的低油价。善于逆向思维和逆势运营,在低油价寒流中“练冬”而不“熬冬”,强身健体,超前谋划布局,就会为企业中长期发展播下成功的种子。对于当前同样的形势,认识不到位、把握不好,就是挑战,是停滞、挫折的开始;把握好了,就是机遇,是发展、成功的起点。战略准备关键就是为成功种子的成长创造条件和环境。

因此,思想上的准备在这个阶段最为关键。创造条件和环境的前提就是充分认识到问题所在。一方面,价格低位运行、需求不旺,“四大礁石”会不同程度地显现出来。另一方面,更需要对企业自我诊断,摸清“礁石”在水面下的部分,不仅要看到地下资源的问题,还要看到地上人的问题;不仅要看到体制机制等看得见的问题,更要看到思想观念等难以直观看见的问题。集团公司开展的重塑形象大讨论活动,也是一次全方位的思想检验和思想发动。

面对现实要避免侥幸心理。不少人还有“高价格情结”,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还延续着高油价时期的惯性。这个时候,深入的形势分析和思想动员是必需的,引导干部员工对形势有深入正确的认识,既有压力、有危机感,同时也有责任感、有信心,真正鼓起士气投入持久战,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战略准备阶段的重要抓手就是中央要求的提质增效。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异常严峻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因此,战略准备阶段的提质增效工作的挑战与困难前所未有。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是稳健发展的关键,要求我们,要坚决防止生产经营出现大的波动,要用扎实的业绩和贡献说话,要用优于其他市场主体的表现体现制度上的优越性;要努力扩大企业市场份额,提高创新发展能力,优化要素资源配置,从严控制成本、提高效益,努力实现短期内恢复性增长的目标。

战略相持阶段——“两步走”的第一步就是持久战的中期目标,也是战略相持阶段的时间节点,即“到2020年,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建设迈上新台阶,规模实力保持世界一流水平,经营业绩、国际竞争力达到国际大公司先进水平,在做强做优做大上走在央企前列”。

战略相持阶段企业内部改革创新的动力与阻碍变革的惰性并存,一些不符合转型升级、不符合稳健发展的思想还会不时地冒出来,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有其惯性和土壤。这个阶段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等工作十分繁重,深化思想认识的任务依然艰巨。

这个阶段,我们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在新型资产管理体制、市场化经营机制等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成果,破解转型升级瓶颈,真正把企业打造成充满活力的规范的市场主体。其关键词是“全面对标”。

这个阶段的重要任务是创新制度建设,基本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矛盾,提升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相持阶段是整个持久战的过渡阶段,也将经历困难的时期。然而,它是实现转变进入拐点的关键阶段,稳健发展能否成功,决定于这一阶段全体干部员工的努力程度。如果能坚持稳健发展,将在此阶段获得由大变强的力量。

第二阶段如果包括油价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回暖,那么企业在外部经营压力减弱的情况下,内部转型的动力有可能随之降低,紧日子之后想过轻松日子的思想抬头,这对我们坚持稳健发展、转型升级将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能否坚持发展理念不动摇、不盲从,将至关重要。

因此,能否实现第二阶段目标、实现时间的长短,与力量增长变化的程度、思想认识统一和深化程度、深化改革发展措施力度和执行情况有关,与能否建立一批政治品格优秀、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者队伍,能否打造一支充满激情和职业精神的员工队伍关系重大。

这应该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企业“化蛹成蝶”的关键时期。需要真正树立低油价思维,动员全体干部员工毫不动摇地投身稳健发展、转型升级,要排除悲观主义,提倡持续创业,长期艰苦奋斗,挺过这段艰难的路程。

战略进攻阶段——“两步走”的第二步既是一个长期目标,也是持久战的第三阶段,即“到2030年建成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这个阶段的目标就是建成世界一流企业,在世界能源领域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和贡献。

战略进攻阶段正值中国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力冲刺,正需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做支撑。这个阶段也是我们稳健发展、转型升级的决胜阶段,将表现为企业竞争能力、赢利能力持续提升,无论油价高低,我们都努力在国际同行中保持低成本、高质量的竞争优势。那时,我们将走向国际舞台中心,真正成为“世界一流”,这也是持久战的最后阶段。其关键词是“超越”。

这个阶段大家对国际油价回暖的预期将增加,2020年至2030年,国际油价可能经历新的涨跌周期。如果其中出现油价进入中高位运行的情况,粗放型发展的思想有可能大范围回潮。

殷鉴不远,我们要看到,刚跨入本世纪,国有企业在扭亏攻坚战中曾积极展开大力度改革并初见成效。但是随着大宗商品价格步入上行周期,国有企业改革和各项工作都出现一定程度的停滞和反复。包括在高油价的黄金10年,国内石油企业的改革意愿和动力也有所减弱,规模化扩张、粗放型增长等各种现象集中显现。对此,怎么不回到过去的老路,不走入循环怪圈,是成败的关键。这有赖于内涵式发展理念的养成和模式的形成,深化改革的体制机制越完善,转型升级就会越快,我们坚持内涵发展就越有定力。当然,这时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监管和全社会的鼎力支持,否则是难以胜利的。

三问:艰苦的持久战后能到达“彼岸”吗?

客观现实将是丰富和动态变化的,我们的预判不一定完全符合将来的事实,但只要战略正确,因势利导,全力以赴,基本趋势和实现路径是可以预见的,我们的信心、信念一定要坚定。

现在处于持久战第一阶段,主要是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度过严冬,做好战略准备。当前国际油价在每桶40美元附近震荡,按美元可比价格折算,相当于1998年的20多美元,很多企业进入最困难的时期。我们要通过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科技创新、价值观重塑等途径来积蓄企业改革发展的力量。

战略进攻阶段的改革深化和成果固化,由于条件的改变和任务的需要将变得颇为重要。持久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是明显的,考验着战略定力和改革韧性,粗放发展的思想还难以在短期内摒弃,其中会有艰难的反复过程。作为国企的干部员工,在这场长期和艰苦的磨炼中将会得到考验和历练。

当然,一些人还心存疑虑,认为国企就是低效率、低效益的代名词,公有制活力不如私有制,国企在技术、管理、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方面远远不如国际大公司,也缺少创新能力。这种观点在当前社会舆论中还有相当大的市场。但从长远来看,这是片面、短视和主观的认知。

应该看到,党和国家对发展国有经济、壮大国有企业的方针是持久的,经济社会对于能源的需要是持久的,石油干部员工“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精神力量是持久的。我们既然能通过30年的奋斗近乎白手起家建成新中国的石油工业,又经过30年使国家石油公司走上国际化道路,成为国际能源舞台重要角色,也应坚定信心,经过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打赢攻坚战持久战、实现中石油“建成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目标。

当前,正在展开的这场探索壮大中国特色国有经济的持久战,是一场深层次、多方面、系统性的持久战。既需要在物质领域积累硬实力,更需要在精神层面,尤其人的建设上,增强软实力。我们坚信:这场国有企业在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的持久战,一定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