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寒冬期”给油田企业带来的冲击,西北油田采油一厂咬紧目标不松劲,坚持效益配产,精细油藏开发,扎实推进“保能力、增可采”工作,截至10月底,该厂年自然递减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日产原油水平踏上了4000吨的计划步子。
保能力赢得了“红利”
年初,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该厂原油日产量一度处于被动状态,面对油藏类型多、区块管理难度大、产品和成本结构凸显等压力,该厂坚持“以效益论英雄”理念,持续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品结构,大打“控递减、保能力、增可采”进攻仗,下半年,生产经营逐渐走出了“低谷”。
“生产能力不降低”是油田开发的基本原则。该厂大力开展低成本注水工作,碳酸盐岩注水以补充能量、调整流场为核心,实施“定量”注水保产能。砂岩注水以优化注采参数与方式为重点,加大水驱波及体积,使可采储量不断增加。
在机采井管理上,坚持从能量保持、源头设计、施工过程管理入手,提高生产时效。针对高蜡、高沥青质油气井,创新使用冲刮一体化清防蜡工艺技术。2016年检泵周期平均达到760天,较去年延长43天,躺井率较去年下降0.2%。
对于高产井,实行预警管理,实施上调下控、液量优化,保证了高产井无一口井见水。同时,深挖关停井潜力,使负效变有效,共排查出有潜力的关停井57井次,实施40井次,日增油能力达到了85吨。
上措施见到了效益
该厂积极开展措施、注气增量潜力排查,通过优化措施结构、优化注气选井与注采参数,确保稳产增效。
在优化措施结构上,今年新增低成本水平井堵水工艺,一方面利用油相微颗粒堵剂方式堵水,另一方面开展冻胶深部堵水实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年实施各类措施103井次,累计增油8.8万吨,措施有效率达94.5%。
深化注气工作,促进产量提升,是今年油藏开发的重点工作之一。技术人员立足油藏分析,优化注气规模,精细刻画单井模型,调整注入方式,提高了多轮次注气效果。同时,摸索单元注气“1+1>2”模式,优化泡酸挂抽工艺,有效率提升至94.1%。全年完成单井注气68井次,完成注气产量11.8万吨。
另外,坚持生产协同,构建以效益配产为导向的“大运行”格局,提升了生产系统运行效率,为日产4000吨提供了坚强的后勤保障。
“通过强化油藏、井筒、地面、运行 “四位一体”的精细管理,全厂保能力、降递减工作卓有成效,自然递减连续三年保持低位运行,2016年自然递减同比降低了2个百分点。”该厂副总地质师、开发研究所所长刘培亮介绍说。(孔守曾 胡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