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多年发展,中非油气资源合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非洲已成为中国原油进口的第二大来源地。近年来,非洲在全球油气格局中的地位快速提升,探明储量增长很快,产量前景广阔,是我国油气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投资目标地区。然而,相较欧洲和亚洲其他国家而言,我国能源行业在非洲的直接投资,进入时间短,投资的流量和存量比较小。从总体来看,我国对非洲国家的投资呈稳中略升的态势,但投资效率差异很大,除在少数非洲国家投资效率较高之外,在大多数非洲国家的投资效率处于中低水平。
随着中非合作深入推进,加强与非洲国家油气资源开发合作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给我国企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如何防范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率,我们有必要对面临的风险做出具体分析。第一,非洲政治风险较高。第二,存在较大法律政策风险。非洲国家不是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关键问题在于执法不到位,执行过程中变化多、变化快,增加了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第三,政府治理能力差。这导致办事效率低,审批时间长,拖延项目执行时间,影响项目效益。第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非洲地区虽然存在较大的政治风险,但已成为世界各大国谋求经济利益和能源安全的必争之地。美国已通过《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推出“非洲全球竞争力计划”;欧洲为稳定非洲的能源供应,除利用对非洲的传统政治制约外,也改变方略,要与非洲建立平等的战略伙伴关系;俄罗斯充分利用苏联时期留下的丰厚遗产,力图恢复对非洲的影响力;其他像印度、日本、韩国、巴西等国家都在积极增加对非洲能源领域的投入。第五,基础设施薄弱,社会服务落后。非洲的油气出口主要依靠船运,几乎没有输油输气管道,铁路也不发达,公路等级较低,供水供电都比较困难。非洲国家强调投资项目尽量使用当地员工,培训任务十分繁重,文化、语言、生活习惯的差异,给项目投资造成不少困难。
此外,我国企业也要高度重视自身竞争能力不足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脉不足。埃尼、BP、雪佛龙等国际能源企业不仅拥有技术、资金和管理上的优势,还与非洲油气生产国有相当强的人脉优势。这方面,我国企业近年来有进步,但还存在很大差距。二是管理经验不足。主要体现在管理观念落后。我国企业习惯用国内管理方式去管理海外投资项目,不善于与当地公司合作,管理粗放,国际化、现代化水平不高。三是创新能力不足。在应用技术方面,我们与国际水平差距不是很大,但在整体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包括项目的整体规划、总体效益等,与先进水平比有差距,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能力有待提高。四是人力资源不足,整体素质不够高,熟悉国际化经营的人才少。
下一步扩大中非油气合作,要着重做好几下几方面工作。
国家层面要统筹规划,引导企业有目标、有步骤地扩大对非洲的投资。非洲国家在油气领域采取了许多新的政策招商引资,非洲油气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国政府主管部门要有明确的战略规划,引导中国企业有序到非洲进行投资,避免同类企业间盲目竞争。要充分利用中非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推动经济关系互动,协助相关国家制定符合国际惯例的产业发展政策,促进投资便利化,将优化投资环境作为发展中非合作的主要内容。
政府部门要加强风险管控,提高风险预警能力。投资非洲单靠企业一己之力,很难全面准确把握国别投资风险。政府层面要建立专门机构对非洲各国的政治、经济环境进行系统评估和跟踪监测,对重大风险事件提供预警报告,便于企业在发生政治动荡之前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减少损失。
企业层面要提高自身防范风险的能力。一是要认真研究企业的投资策略。非洲油气合作明显呈现本土化趋势,中国企业要适应非洲市场的变化,更新合作模式,从原来单一的国际化转向多元化,重视本土化;改进合作方法,从习惯于单独投资、做大股东、控制作业权等方式,转向强强联合投资,分散风险。比如可以与西方公司合作开发项目,也可以与资源国公司合作或中国公司组团参与项目投资,发挥各自的优势,增强竞争力。二是要认真做好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要树立风险防范的思维习惯,建立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完善内部风险防范管理制度,促进投资项目决策科学化,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提出应急处理措施预案。企业要学习与国际组织打交道,学会利用国际组织化解项目风险,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三是努力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能力。防范投资风险最有效的办法是提高自己的能力,包括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技术创新、市场应变、制度建设等能力。四是转变经营理念,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企业海外投资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讲求投资效益,博弈非洲,必须文化价值观先行,增强社会责任感,坚持“互利共赢”原则,在谋求投资回报的同时,要充分考虑投资项目所在国的利益诉求,做东道国政府和企业信赖的合作伙伴,加强品牌建设,树立中国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