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
西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给油井实施“保姆式”科研服务引起连锁反应,一口油井从井位设计论证,到钻井跟踪调整,最后到完井测试的全过程,由科研人员组成钻井跟踪项目组,全方位地跟踪负责,实现了项目专人专管。
该院体制改革后,新组建的顺北项目部成立一周,便提交了顺北8井和顺北9井的井位论证材料,并顺利通过了西北
油田的审核。项目组科研人员吴鲜说:“以前,我们要负责多个井位研究,工作多而杂,难以集中精力通关重点。现在,我们组6个人专攻这块区域,科研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提升。”
整合科研人力资源,专人负责专项任务,提高项目团队的执行效率是该院体制机制改革的缩影。在3月初,该院在原有组织架构上进行试点,根据业务类型合理分级归类,推动基层部门按照职能科室、专业研究所和项目部三大板块运行,深化科研生产项目管理和勘探开发一体化研究,让科研为油气生产服务形成合力效应。
西北油田对标国际一流油公司,实施油公司模式管理,在体制上推行勘探开发、决策经营、科研生产、技术经济的四个“一体化”运行模式。在国际油价大幅走低的形势下,该院走高效勘探效益开发之路,增加分母基数,在2016年取得顺北油气田重大商业发现,因此,该院加大对顺北工区的勘探开发研究力度,启动了体制机制改革。
改革后,在顺北5井区首期产能建设方案设计过程中,该院整体规划,从构造分析、断裂描述及储集体预测等方面,统筹考虑勘探开发研究角度与尺度,稳步推进产能阵地建设。西北油田副总地质师黄太柱说:“我们将宏观的勘探与精细的开发两套工作思路有机整合,节约勘探开发成本,推动油公司模式的勘探开发一体化进程。”
油公司管控的核心是技术和人才,该院按照“边实施边完善”的原则,通过资格审查、竞聘答辩、专家评审等招聘流程,公开选聘6个专业研究所和5个项目部的技术负责人。作为西北油田的科研“参谋部”,该院设计建议的2017年度第三批38口开发井位顺利通过分公司审核,得益于改革后新成立的塔河碳酸盐岩项目部和碎屑岩项目部,将勘探开发科研生产技术力量有机整合,新上任的技术负责人专人专项研究项目,提升了井位部署的效率和质量。
“体制改革后,我们调整了高岗级兼聘模式,完善建立起专业技术序列和管理序列人才的成长通道,为员工提供了清晰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员工岗级职数明显增加,仅副主任师以上高岗级增幅就达30%以上,激励全院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该院党委副书记李宗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