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记者获悉,国家级示范工程——
长庆油田黄3区二氧化碳驱(CCUS)先导试验试注工程成功投运20多天以来,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水平。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在致密油开发中,不仅能大幅提高
油田开发水平,实现低渗透油田高效开发,让隐藏极深的剩余油藏重见天日,而且可实现对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地下封存,达到驱油和节能减排的双重目的。
中国石油长期致力于二氧化碳驱油与埋存技术研发,2014年4月,由石化联合会发起,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国家能源局、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石油、神华集团组织确定,开展长庆油田二氧化碳驱先导试验。2014年9月,中国石油股份公司通过了“长庆油田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油与埋存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重大科技专项论证和审查。
长庆油田为此专门成立了二氧化碳驱提高采收率先导试验项目组,公司相关部门单位紧密配合,多次深入现场帮促项目实施,进行方案优化。在建设过程中,与吉林油田合作,经过3年多的艰难摸索和辛苦努力,7月1日,试注站第一口注气井成功注气。
黄3试验区为典型的超低渗储层,注水开发水驱效率低。试验具有二氧化碳减排和提高采收率的双重作用。项目总体建设完成后,可实现9口井的注气任务,对应38口采出井,按15年预测评价,可实现注气37.6万吨,产油31.5万吨,二氧化碳埋存率达到73.2%。与水驱相比,增油可达19.9万吨,采收率可提高10.1个百分点。
黄3区二氧化碳驱试注先导试验,目前已成功实现气源运输、气源卸储、系统调试、二氧化碳注入等多项节点目标。这些经验的积累,对后期在鄂尔多斯盆地形成10万吨级二氧化碳驱先导试验区和建设百万吨级示范工程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