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万元
8月初,记者来到华北油田工程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工程院)进行采访,现场近距离感受着科研工作在新形势下发生的深刻变化,每位科研人员睿智的力量汇聚,正在迈向未来的希冀。
今年年初以来,科研成果转化广度和力度前所未有,延续2016年在低油价困境中捧得6900万元科研产值的良好势头,华北油田工程院正在进一步深化科研体制改革。
“从2016年的工作中就可以看到科研工作改变的态势,也可以窥见未来的发展方向。”华北油田工程院院长胡书宝介绍。今年,这个院将在完善“一体化考核”办法、深化“厂院结合”工作的基础上,优化科研攻关模式,剑指更大效益目标。
制度创新
开启“大视野”
一体化考核不仅仅是制度,更是科研成果转化的“基因”。从根本意义上说,制度与发展是统一的,没有合理的制度很难摆脱经营困境。
今年年初以来,按照油田公司“创新、资源、市场、多元”发展战略,工程院科研生产“一体化考核”办法应声落地,形成了科研经营考核体系,完善院长奖励基金。其目的是树立“单位绩效凭效益、个人收入凭贡献”的工作理念,对14个专业室实行内部利润与绩效奖金挂钩考核。
2016年,工程院将业绩奖励划分为目标奖、超额奖、专项奖、院长奖励基金,并将河北省、集团公司和油田公司奖励的66.84万元,用于重大科技项目贡献人员奖励。
一个例子值得深思,早在2000年,工程院采油室将如何提高华北油田的抽油机系统效率作为科研立项,持续17年进行提高抽油机系统效率、闭环柔性控制系统的科研攻关。
成果初露锋芒,华北油田抽油机系统效率由15%提高到30%,抽油机系统效率在勘探开发各企业中排名第一,产生的效益不言而喻。
工程院按年初考核制度,对科研贡献大的个人和团队给予奖励倾斜,让这个17年如一日钻研的团队成果得到认可。但由于奖励金额有限并非每个团队都如此幸运。
如何解决资金缺口?目前的出路就是提升科技创收能力。拓展外部需求视野,将市场服务需求和科研创新结合,形成科研既能俯身钻研,也能深入市场的双向模式。
毋庸置疑,“大视野”的整体改变让科研人员价值得到一定体现的同时,转换了脑筋,转变了观念,科研路子宽了,科研转化度也高了。
整合资源
培育“大科研”
“大科研”是人才资源的整合,是深化科研生产、加速成果转化的“金钥匙”,也是培育优势技术、拓宽对外服务的成功尝试。
随着华北油田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工程院核心技术攻关任务越来越重,如何破解油田深度开发的技术难题?如何实现多专业、多团队、多系统资源融合?一连串问题,像沉甸甸的铅疙瘩摆在面前。
改变“单打独斗”的方式,实施多专业、多领域、多人才整合,让“大科研”融合整合形成品牌进厂“下乡”服务生产。“大科研”不仅仅对采油厂服务,适应外部市场需求,加快科研成果“落地生根”才是根本。
在“大科研”的推动下,这个院完成了从“等饭吃”到“找饭吃”的华丽转身。工程院接到埃塞俄比亚项目任务书,涉及钻井室、采气室、酸化压裂室、作业室四个科室。根据项目要求,工程院调集专业室技术骨干,形成合力,优质完成项目;与保利协鑫石油天然气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后,该公司对工程院的科研服务项目衔接、协作和落地转化赞不绝口,这靠的就是通过制度设计培养出的整体意识和规范模式。
科研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打破不同工种项目壁垒,注重科研整合融合,才能孕育突破性创新。
技术融合
打通“大路径”
“厂院结合”就是自作“媒婆”,让技术嫁得“门当户对”。实践证明,“厂院结合”不仅是与采油厂技术融合,也是治理油田“疑难杂症”的必然选择。
目前,围绕促进科研项目落地转化的体制机制变革正在逐步深化。但是工程院班子清醒地认识到仍有一定比例的优秀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如何通过体制机制的改变,激发科研转化活力、动力,换回真金白银,仍是重中之重。
“不能局限于做好科研项目‘固定动作’的老思路,转化阶段要有更广泛的参与度,才能真正实现成果落地。”院党委书记陈洪明直言。
基于班子统一认识,工程院横向与采油厂联合攻关,纵向实行内部多专业合作,打造“厂院结合”技术优势,打通转化落地路径上的制度壁垒。通过设立院级科研项目,主要对投资小、成本低、效果好的实用型新技术进行攻关,改变采油厂对科研成果门槛高、不敢用和用不起的认识。
2016年,工程院水井酸化“过井口”装置在二连油田成功应用,摘掉了高寒地区水井酸化高成本的“紧箍咒”。原来施工一口酸化井要10天左右,现在仅需1天即可完成。在冀中地区酸化井施工16口后,累计节约施工成本近405万元。
过去厂院合作信息互通的路径并非完全畅通。今年年初,工程院领导带领技术团队50天走访了6个油气生产单位,通过切实的现场调研,让手中的实用型新技术“门当户对”。功图法计量技术、抽油机井闭环柔性控制系统等已在采油生产中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信息互通的定期对接机制,发挥了1+1大于2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