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7日17时,
广州石化化工二部3号
聚丙烯装置历时4天,顺利完成2000余吨1号聚丙烯粉料的代加工任务,避免了企业效益的流失。
4月份,广州石化1号聚丙烯装置造粒齿轮出现“啃齿”现象,造粒系统不得不紧急停工检修。造粒系统检修期间,装置积累了2000多吨的粉料无法加工。如果粉料直接出厂,将会导致企业效益的流失。
多加工一吨粉料,就会多保住一分效益。广州石化经过反复论证,提出了“利用正在消缺的3号聚丙烯装置代加工1号聚丙烯装置粉料”的方案。
3号聚丙烯装置造粒系统正常负荷在20 吨/小时以上才能确保稳定运行,而根据以往经验,原来添加粉料的两个加料口最多仅能达到10 吨/小时,缺口较大。因此,“代加工”方案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新的粉料加料口。
通过对装置现场流程的反复确认,化工二部领导班子与装置术人员讨论决定,选择脱气仓D-304漏斗作为此次主要加料口,利用装置风送系统PK-310将粉料送往造粒系统造粒。
但粉料代加工方案的实施过程并不一帆风顺。在粉料加料试验过程中,气体从加料口反串出来。就在粉料代加工计划眼看就要失败的时候,化工二部部长曾芳勇大胆提出切断D-304与PK-310之间原有的气体平衡线,重新寻找排气口的方案,最终获得成功。
为使粉料加入速度能跟造粒速度匹配,化工二部还引进了粉料螺杆加料输送器,通过两条螺杆的挤压输送,实现了加料速度的翻倍。为避免螺杆挤压输送过程产生静电与高温,技术人员为输送器配上夹套,通入氮气与冷却水,确保代加工过程安全万无一失。
为确保粉料代加工任务的圆满完成,公司领导靠前指挥,总经理陈坚、副总经理田宏斌多次到现场指导,化工二部领导班子成员24小时现场带班。为解决粉料跨装置加工过程中人手不足的问题,化工二部从其它装置借调人力,进行24小时全时程监护。期间,还克服了暴雨等极端天气的影响。
经过4天的努力,3号聚丙烯装置顺利完成了2000余吨1号聚丙烯装置粉料的代加工任务;5月8日,粉料代加工生产的聚丙烯产品CJS700,也得到了“优级品”的质量认证;5月9日14时58分,聚合系统消缺后的3号聚丙烯装置顺利开工,标志着本次粉料代加工与装置消缺任务均安全环保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