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行业要闻 » 中国石油要闻 » 正文

我国原油期货交易量达世界第三

日期:2018-07-02    来源:中能网

国际石油网

2018
07/02
16:5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原油 原油期货 油价 石油

     到目前,上海原油期货的日成交量仅次于纽约和伦敦两大老牌基准市场的交易量,跻身全球交易量前三。
 
     中国原油期货上市交易3个月之际,中国原油期货的国际影响已经显现。上海原油期货的日成交量已超过迪拜原油期货合约,成为亚洲市场交易量最大的原油期货合约,仅次于纽约和伦敦两大老牌基准市场的交易量,跻身全球交易量前三。
 
     387.15万手、1.8万亿元、英美等多地境外投资者参与交易,作为我国首个对境外投资者“无特殊限制”交易的金融产品,三个关键指标构成原油期货上市三个月来的“成绩单”。
 
     数据显示,截至6月18日,按单边计算,原油期货累计成交387.15万手,成交额1.8万亿元,交易日平均成交约5.9万手,盘中持仓量最高超3.5万手。
 
     随着交易量和境外投资者参与的逐步提高,“上海油”和两大基准油价的相互影响逐渐有所显现。“对比欧美市场,我们用两个月左右时间,达到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并对欧美原油期货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上海期货交易所理事长姜岩表示,观察显示纽约WTI和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的亚洲交易时段交易量占比有所增加。
 
     国泰君安期货原油研究总监王笑指出,价格走势上,全球原油价格走势和上海市场较大程度上保持同步,上海原油价格与国际油价形成了良好的互补作用,同时在税改及各类经济数据变化的时候,可以明显看到上海原油价格的“跳动”,说明市场对中国或者亚太地区的基本面体现正逐步显现。
 
    中国原油期货显现国际影响力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校区)摩根大通商品研究中心研究主任杨坚认为,原油期货是中国推出的第一个国际化期货品种,因此,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中国原油市场的价格变化和波动性在多大程度上与目前两大国际原油期货市场存在国际互动。
 
     在短短的3个月里,中国原油期货价格变动已经与两大国际原油期货高度相关,相关系数至少在0.7以上;同时,中国原油期货价格变动已经一致地对两大国际原油期货的价格变化有显著正向(拉升)影响作用,而两大国际原油期货却不都是有正向影响作用,德州轻质原油似乎比布伦特影响力更大一些。这是中国原油期货运行成功的一个实证证据。
 
     从波动性上看,中国原油期货和两大国际原油期货存在双向溢出效应,市场之间的信息传递良好,说明中国原油期货在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这是我国原油期货运行成功的又一个实证证据。
 
     同时,中国原油期货和两大国际原油期货一样,在价格下跌时波动性会变大(比同幅度的价格上升时更大),但这种波动性变化的不对称性在中国原油期货市场尤其明显。这从侧面反映了刚刚起步的中国原油期货市场价格下行时引发价格波动性的潜在风险,比运行几十年非常成熟的两大国际原油期货市场大不少。
 
     两大国际原油期货和中国原油期货3个市场,无论哪两个市场双方价格同时下跌,这两个市场价格相关程度都会变大,而且有关系数表明幅度基本相当可比较。这进一步反映了中国原油期货市场已与两大国际原油期货市场高度融合,反映中国原油期货已具有一定的国际市场影响力和地位。
 
     具体而言,在中国原油期货交易的最初几天探索后,迅速与德州原油市场高度融合,在交易的第一个月相关系数稳定达到0.7以上,两个月时基本进一步上升到0.8;相比之下,中国原油期货市场花了相对更多的时间摸索与布伦特原油市场的初步融合,但在交易一个月后相关系数也稳定达到0.7以上;两个多月以后,市场关联程度还有较明显的波动反复,相关系数一度跌到0.6以下。
 
     海外投资者广泛参与成关键
 
      此前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已经上市了接近40个品种,基本覆盖能源、化工、农产品和金属等国际市场上主流的成熟商品期货品种,原油期货基本是期货市场最晚上市的一个最大宗的商品。但实际上,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参与者一直在努力推动上市,为上下游提供风险规避工具和石油定价参考。
 
     早在1992年,我国就成立了石油交易所,尝试推出石油期货交易,当时在上海石油交易所成功上市第一个原油期货合约,1994年原油、成品油的流通体制改革失去市场价格形成的基础,随后曾叫停石油及成品油期货的交易。
 
     当前的市场基础早已今非昔比,原油进口占比逐步提高,受国际影响越来越大,加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及期货市场建立起的监管体系,都为原油期货的上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业内专家也指出,从上市交易到形成定价基准,上海原油期货仍需跨越门槛。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已完成23家境外中介机构的备案,来自香港地区、新加坡和美国、英国的境外投资者都已进入上海市场参与交易,国际交易者的持仓占比接近全市场的约5%。
 
     “至少到目前,上海原油期货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外资机构的参与度还是较少。”一家外资金融机构的金融市场负责人指出,从市场交易披露的信息来看,原油期货的交易中,投机交易的散户以及跨市场的套利交易是主要的交易形式,从活跃的市场到广泛使用的定价基准,还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检验。
 
     “境外参与者大多数是机构投资者,套期保值、套利的交易占比会较高一些,因此国际交易者的交易量占比应该还要更小。”业内人士指出。
 
     为此,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加快“走出去”“引进来”,培育市场投资者。尤其是引入更多的境外交易者。据能源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完成香港自动化交易服务注册,以及设立新加坡办事处后,能源中心已经考虑在香港、迪拜等地区设立境外的办事机构。
 
     对外开放,确立定价基准
 
    继原油期货后,铁矿石引入境外投资者也在5月4日成行,成为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两大代表性品种。此外,20号橡胶期货日前获得证监会立项同意,将复制原油期货的相关政策,以“国际平台、人民币计价”为上市模式,采用净价交易、保税交割的方案,全面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随着期货品种渐次对外开放,国内期货市场逐步进入对外开放“新时代”。
 
    到目前,随着原油期货的上市,我国已基本形成一整套市场对外开放的政策支持体系。此前包括外汇局、人民银行、海关以及税务等多个部委都出台相关配套文件,为原油期货、铁矿石期货的国际化保驾护航。一旦这些政策运行顺利,期货的国际化很可能会逐步展开。
 
     随着期货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上海油”“上海金”等一大波“中国价格”将真正成为定价基准,期货市场服务实体企业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发挥。
 
     “之前是中国市场的交易量大,海外的交易员不得不关注,但鲜有在真实贸易中大量采用这些价格的案例。”对此,黄金市场专家王其博认为,由于市场开放度有限,尽管交易量大、关注度高,但外资机构参与者不能自由买卖,相应期货市场的价格也就不能作为结算基准,只是产业链市场的一个重要参考。
 
     在一些业内专家看来,期货市场国际化,一方面是恢复本来市场面目,一方面也是适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的必然趋势。
 
     “比如说全球原材料市场本来就是国际化市场,像伦敦铜价就基本代表全球的价格动态,很少存在区域市场、区域价格的状况,因此中国期货市场交易出的价格要成为全球定价基准,就必然要对外开放,必须吸引上下游参与者进入市场交易。”业内人士指出。
 
      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企业也越来越走向国际市场,海外市场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给企业也带来巨大的风险。“作为金融市场中为原材料提供定价和风险管理的市场,期货市场也必须跟随企业走向海外。”期货市场专家常清指出,而在这一过程中,产业链上企业广泛的使用期货工具,也会加速这一市场交易出来的价格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市场发展和企业的运用和稳健经营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