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油田采油三厂创新应用“332”动态分析法为
油藏“CT”扫描,寻找隐形储量,让挖潜精准发力,采油多快好省。截至7月31日,现场应用53井次,累计增油10余万吨,增效1亿多元。
过去,因为缺乏科学的油藏动态分析方法,对地下油藏的剩余油分布认识不清,导致挖潜措施误差较大。针对这一问题,该厂地质、工程技术人员潜心研究出了“332”动态分析法,为油藏做“CT”。
“332”动态分析法就是用地震深度偏移数据定油藏位置、地震分频率定横向、地震波阻抗反演定纵向(三定),并根据酸压曲线、能量指示曲线、注水指示曲线(三条曲线)分析油气运移规律,再根据单位压降产油量、单位压恢耗水量(两个聚焦点)准确计算出能量补充的需用量,实现注水、注气的量化设计,从而找到油藏中“隐形的金矿”,实现
油田开发的低成本高效开发。
T753CH井多轮次注水替油后效果逐渐变差。初期,技术人员分析认为可以通过探底酸化实现改善生产状态。但通过“332”动态分析法深化了地质认识,这一措施被否决。技术人员通过“三定”确认该井井眼位于储集体边部,实施探底酸化不会有理想的增产效果。根据这一认识,他们开始调整方案,由酸化变为高压注水。同时,通过“三条曲线”和两个“聚焦点”确定合理注水量为6000立方米、注水压力14.25MPa。实施后,该井由低产低效井变成了自喷高效井。
该厂全面推广“332”动态分析法一年多来,已现场应用53井次,大幅提高了产量与效益。
在该分析法的高效指导下,该厂平均降低吨油注水成本5元,提高措施有效率5个百分点,平均单井措施增油增加200余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