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霜染红叶,寒意渐浓。10月以来,各生产单位陆续步入冬季生产阶段。冬防保温作为保障冬季
油气生产平稳运行的重要环节,季节转换期的安全亟须引起关注。
《安全·环保》版计划用3期专题,梳理冬防保温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为油气生产安全过冬提供经验分享的平台。
本期为第一期——装置设备“添冬装”。
“我们车间辖区是60万吨乙烯改扩建装置,需要进行保温的伴热管线、工艺管线总长度达两万多米,阀门近千个。装置2012年投运至今,未发生一起因伴热问题引发的冻凝事件。”在“横平竖直”的伴热管线、工艺管线现场,
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一厂乙烯车间设备主任王树民很是自豪地说。
每逢冬季,过低的气温极易造成装置伴热管线、工艺管线冻堵。为此,要提前给这些管线和阀门穿好“棉衣”,确保设备不出现冻胀、冻凝等问题。这个车间在冬防保温工作中“软硬”兼修,“软件”抓执行,“硬件”重规范,全方位保证设备过暖冬。
抓“硬件”,立足现场,做好保温施工。“早在5月初,我们就将冬防保温工作列入日程,提前做好摸底调查,精心布局,周密制订备料等多个工作计划。”该车间设备组长李博宇简要介绍了今冬保温工作的起步情况。
在刚刚结束的大检修中,车间对疑似存在泄漏问题的伴热管线、工艺管线进行扒检,先后打开了500多米的保温层并细致检查。在恢复保温的过程中,车间干部员工认真做好监督、检查和验收工作,确保现场施工严格按照标准推进。
为部分更换的管线进行防腐保温时,车间安排专人跟踪质量、进度和标准的执行情况,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道工序。除锈时要露出管线等设施的金属光泽,防腐刷漆时要执行两遍底漆、两遍面漆的规范,同时确保雨水渗进保温层也不会腐蚀管线。
“捆扎保温棉时要做到紧密和厚度适中。”负责监督保温施工的车间员工李金伟在90区现场告诉记者,“根据管线介质的温度情况,按照设计的厚度标准包裹保温棉,达到预期的保温效果。”截至目前,装置主体部分的保温材料已经恢复90%,扒检的保温层全部捆扎完毕。
在此基础上,该车间做好完善标识、加强巡检等“软件”工作。车间为保温的伴热线挂标识牌始于2014年,标识牌上显示有介质、流向、温度等信息,不仅方便员工巡检、现场学习流程,在紧急情况下,还能帮助员工快速找到相应管线和阀门,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今年,借检修的东风,车间组织员工重新梳理了有千余条管线的保温伴热流程,更新了变动流程的标识,补充了原流程缺失的标识。目前挂在现场的标识牌有近1800个。
为确保保温、标识和巡检“三到位”,自冬季操作法执行以来,乙烯车间还实施了“包机包区制”,即将保温伴热线按区域划分,把维护责任落实到个人,做到专人负责、专人巡检、专人记录。
“现在气温持续下降,我们巡检已经开始用测温枪对防冻点进行检测了。”10月17日,正在裂解炉区巡检的裂解炉特护技师王勇告诉记者,“管线如果冻堵,装置每停车一天,直接和间接的损失就达上千万元。”
“因此车间每周都要检查现场的保温情况,抽检班组的巡检记录,并进行周检讲评,助力装置安稳运行、全力创效。”车间设备员李博源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