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今年上半年开发情况进行分析,预计文101
油藏全年自然递减率为12.51%,综合递减率为10.91%,比去年分别减缓7.42和0.05个百分点;增加水驱控制储量15.5万吨,增加水驱动用储量8.7万吨。”10月25日,
中原油田采油一厂
油藏开发分析会结束后,该厂地质研究所文中开发一室项目长刘秀珍向记者介绍了文101块油藏近两年的开发情况。
文101油藏是油田投入开发最早的区块之一,是“文中老三块”中的一块。33年来,该油藏经历了初步开发、注采调整、产量递减、综合调整治理、高含水后期精细挖潜等五个主要开发阶段。该油藏33年的开发史,从侧面反映了油田不同时期开发思维的转变,称得上一部油田的开发史。如今的文101油藏,在“以效益开发为中心”思想的指导下,通过精细挖潜,又迎来了“春天”。
摒弃盲目上措施、一心求产量的急功近利思维,为每个区块绘制微相“脉络图”
“当前,文101油藏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剩余油认识难度和挖潜难度大,井况损坏严重,要想在复杂多变的地下寻找到剩余油,只有把油藏构造搞得一清二楚,熟悉每一个层系、每一个砂组。为此,我们厂地质技术人员从基础工作做起,为每个区块绘制了沉积微相图,使文101油藏成为油田首个绘制了‘全景’沉积微相图的油藏……”采油一厂总地质师郝振宪告诉记者。
地质技术人员根据文101油藏所在宏观古沉积环境,确定其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水下分流河道侧翼微相、水下分流次河道微相、河口坝微相、远砂坝微相、水下天然堤微相、水下分流间湾微相等7种微相。在此基础上,对区块内所有井分小层进行沉积微相识别、划分,历时4个月,终于勾绘出文101油藏小层沉积微相图,直观反映出71个小层沉积微相形态,揭示了相控剩余油分布规律,为挖潜措施的制订奠定了基础。
在沉积微相图的指导下,去年以来,文101油藏采取相应注采调整措施,加强日常注采分析和管理,重点挖掘河道侧翼、河口坝,以及天然堤等微相的剩余油潜力,对9口井实施挖潜措施,累计增油1880吨;实施水井动态调水22井次,油井调整参数6井次,达到了控水稳油的目的。
紧紧抓住剩余油分布研究这条主线,为油藏挖潜提供可靠依据,实现边角旮旯找“黑金”
文101油藏经过33年的开发,目前地质储量为449万吨,剩余可采储量为11.1万,累计水驱控制程度达79.3%,累计水驱动用程度达68%,油藏主块采用低注高采的注水方式,主力小层水驱状况较好。
研究结果表明,101油藏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构造高部位、南部构造复杂带、井损及注采不完善区。这些都是挖潜重点区域,其中注采不完善区剩余可采储量达3.8万吨,构造高部位剩余可采储量为3.2万吨,南部构造复杂带剩余可采储量达2.3万吨,井损区剩余可采储量为1.8万吨。
构造研究透了,剩余油分布情况搞清楚了,挖潜方向明确了,地质技术人员着手制订挖潜措施。沙二下6至7层系通过老井侧钻、下套管、转注,建立有效井网,提高水驱控制程度。沙二下4至5层系通过老井侧钻、大修、补孔分注恢复和完善注采关系,挖掘井损区和构造高部位剩余油潜力;沙二下1至3层系井网相对完善,通过调流线、变强度,提高水驱效率。
针对油藏开发层系不同特点,精准施策“用好药”
文101油藏沙二下6至7层系受构造和储层影响,采出程度和水驱动用程度最低,且油层分布在构造高部位,储层发育差,仅局部有完善的注采井网。而濮深1断层以北,有采无注,一直靠边水驱油,但是边水不活跃,对应油井能量下降快,有井无网,水驱动用程度低。为此,该厂通过老井侧钻、转注、下套管,逐步建立有效井网,累计增油2083吨。目前,沙二下6至7层为五注六采,新增注水见效方向7个,增加水驱控制储量21.5万吨、水驱动用储量9.8万吨。
通过老井大修、补孔恢复层系注采关系。沙二下4至5层系储层物性好,注采井网较完善,水驱动用程度较高,但由于该层系油层较厚,隔夹层阻挡了注入水波及小层,部分小层水淹程度较低。为此,该厂先后对濮深1断层以南沙二下4至5层系水井实施补孔分注等措施,使该层系新增注水见效方向8个,恢复水驱控制储量13.5万吨、水驱动用储量6.8万吨。
沙二下1至3层系满块含油,水驱动用程度最高,井网相对完善,但是由于开发时间长,水驱流线固定,不仅一类层水淹严重,二、三类层也水淹,油井表现为特高含水,综合含水已高达95.0%以上,水驱效果很差。该厂通过调流线、变强度等方式,控制含水率,减缓自然递减。2017年以来,该厂坚持“日观察、旬分析、月总结、季调查”的四级动态分析注采管理制度,强化水井调配工作,以流场调控为主,多种调配方式相结合,共调配17井次,见效油井9井次,年累计增油183吨,减缓油藏递减率1.86个百分点。
文101油藏自去年开展注采调整之后,开发形势向好,日产液量上升,综合含水率下降,自然递减率与综合递减率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9.15%、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