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石油网 » 石油行业要闻 » 中国石油要闻 » 正文

回望世纪半石油史 盘点四十年改革路

日期:2018-11-19    来源:石油工业出版社

国际石油网

2018
11/19
13:1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石油 石油工业 石油史

    11月13日, “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观展览,标志着国家层面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相关活动正式展开。改革开放40周年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历史时刻,以此为新起点,全国人民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当前,我们国家各行各业、方方面面都在以不同形式着手开展纪念活动,石油行业也不例外,一系列活动正在筹划准备之中。正当此时,中国石油报资深记者(现已退休)陈新华写就的《石油变革:世界与中国》一书,由石油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了。
 
    作者以新闻记者的特有眼光和表现手法,讲述了160年来世界石油工业变革发展的恢弘历史,展示了中国石油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丰富实践,对新时代石油变革的历史方位、面临的能源革命大势和一系列石油重大理论和重大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思考、解读,是一部融历史性与现实性于一炉,汇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总结与思辨、回顾与展望紧密结合,讴歌改革开放40年的石油鸿篇巨制。
 
    讲述中外石油历史的书籍不少,有关石油工业改革开放的专题书籍和文章汇编也很多,其中并不乏精品力作。但是,像《石油变革:世界与中国》这样,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全景视角,大跨度、全方位、多角度观察、思考、研究石油工业改革开放的力作并不多见。
 
    该书作者是在石油新闻岗位上工作了近40年,既是石油改革开放的亲历者、见证者,也是石油改革开放的记录者、研究者。25年前,石油工业出版社就出版过他的一部新闻作品集,主要内容讲的就是石油改革。由此可见,《石油变革:世界与中国》是作者长期跟踪研究,坚持锲而不舍的最新成果,也是他满腔热忱,倾力打造,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从第一次见到书稿的时候,我就明显感觉到,这是一部特点鲜明、不可多得的好作品,书中可圈可点的看点颇为丰富,值得细细品味和深入思考。
 
    看点一: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以上文明发展史的伟大国家,在石油的发现和利用上同样历史悠久。曾几何时,中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综合国力曾独领风骚上千年。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利用方面,也创造过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美国德雷克石油井也是借鉴中国古代的钻凿盐井技术,从而获得了第一桶地下原油。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落后国家。昔日有名的四川“磨子井”成为了过往的历史烟云,而美国的德雷克石油井却引发了近代石油工业的蓬勃兴起。石油先是造就了19世纪下半叶的煤油灯时代,接着从照明材料变成动力燃料,继而由动力燃料变成有机化工原料,开辟出一个又一个崭新的生产生活领域,像血液一样渗透进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极大地加快了世界各国的工业现代化进程。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历史进步的强大力量。
 
    看点二:以清末洋务运动为背景的中国近代石油工业起步并不晚,当时的国力也不在东邻岛国日本之下。然而,两次鸦片战争和接踵而来的两次中日战争,阻滞乃至中断了中国的工业现代化进程。其结果,中国不仅远远落在了日本之后,而且变成了外敌侵略、铁蹄蹂躏、剥削压迫的悲惨国家。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沿袭千年的封建王朝,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带来了希望。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为积贫积弱的中国勾画了一幅美好的现代化蓝图,其中也不乏振兴民族石油工业的雄图大略。然而,随着辛亥革命的半途而废,军阀连年混战,蒋介石接连发动内战,中国与工业文明一再擦肩而过,错失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良机。
 
    看点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掀开了石油工业的新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只用了短短20多年时间,就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基础上,建立起了初具规模、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期间,石油工业迅速崛起,连续20多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原油产量每隔三四年就翻一番,结束了长达半个多世纪依赖“洋油”过日子的“贫油国”历史。到1978年,原油产量突破一亿吨大关,进入世界产油大国行列,并一跃成为世界石油出口大国。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催生和带动了一大批新型产业和经济门类的发展,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面貌,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柱。
 
    看点四: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创造了举世公认的“中国奇迹”,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期间,石油工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建立起了一整套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石油天然气供给体系和保障机制:国内石油产量持续稳定发展,天然气产量连续20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跨国石油勘探开发从无到有,建立起了遍布世界五大洲的海外石油生产基地;石油对外贸易由小到大,迅速增长,形成了遍布全球的多元化石油供应渠道;跨国石油战略通道建设从无到有,快速发展,形成了连接海内外的石油管道和管网系统;石油战略储备从无到有,迅速扩大,构建起了确保国家石油安全供应的“稳固防线”;三大石油公司进入世界500强前列,成为具有相当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跨国石油集团;民营石油企业迅速成长壮大,进入各个石油发展领域,成为不可忽视的生力军。
 
    看点五:石油资源是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石油工业是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军事外交的战略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是把石油工业作为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央企直属管理的模式,进行改革总体设计、规划布局和政策指导,而没有像苏联、东欧、拉美等市场化改革和经济转型国家那样,走分散化、拆分解体,甚至私有化的道路。从历史上看,石油工业是外来工业化因素和本土现代化力量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共同推进的结果,是在对外开放,大力引进、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包括资本主义工业发达国家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外来工业化因素和本土现代化力量相互交织、相互磨合、相互碰撞,势必对石油变革发展产生各种深刻影响。事实上,这种影响直到今天仍然存在,而且其存在与未来石油经济体制、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的完善和发展仍然有着较为深刻的内在联系。
 
    看点六:我国石油体制改革是一个渐进的变革发展过程,改革目标的确立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从改革初期的石油工业部门管理体制,到改革进入全面展开阶段办成真正的经济实体,再到改革全面深化阶段的石油石化大重组和海外上市,直到今天的瞄准世界一流水平,坚持做强做优做大。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改革,既不像西方跨国石油公司那样,是打着自由市场经济旗号,靠剥削、掠夺、占有发展中国家石油资源和财富,垄断、瓜分、控制世界石油市场和价格发展起来的。也不像中东产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石油公司那样,是保护本国石油资源和财富,维护国家石油和经济权益的体制性力量。尽管在建设发展初期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和经验,但在新中国近70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市场化实践中,实际上走的是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对我们自己用智慧和汗水甚至教训换来的实践经验,应该充分自信,不可妄自菲薄。
 
    看点七:进入21世纪,一场页岩气革命和随之而来的页岩油革命,令美国实现了能源独立,摆脱了对中东石油的长期依赖。伴随美国能源和军事战略东移,世界能源版图发生了重大改变,美国手中重新拥有了称霸世界的能源大棒,美国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地区,南海争端骤起,成为继中东之后新的国际石油地缘政治热点地区。随着中国成为中东石油输出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非洲国家的石油合作不断扩大,与加拿大、委内瑞拉、巴西等美洲国家的石油合作迅速拓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石油合作的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使用人民币与中国进行石油贸易结算,石油人民币开始展露头角,成为国际石油贸易合作中的重要选项,使得20世纪70年代建立的以美元为结算货币的世界石油经济贸易秩序,面临深度调整和深刻变革。
 
    看点八: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践行者,中国石油工业和三大石油公司已经在中亚、俄罗斯、南海、南亚、非洲等广大地区投资建设了覆盖石油上下游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工程建设、管道运输、贸易销售等各个专业门类的庞大石油对外合作体系。随着中亚、中俄、中缅、海上四大石油战略通道的全面建成、投入运营,一个横跨欧亚大陆、南亚多国、贯穿南太平洋、印度洋,连接“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石油合作经济带”已经初步形成,成为推动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巴、中孟印缅经济走廊,中澳、中新、中伊土、中非经济走廊的强大力量。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中国石油工业的全球性能源和经济辐射带动作用正在日益显现出来,成为带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桥头堡”。
 
    看点九: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创新,给石油工业发展带来重要影响。伴随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及数字化互动交流平台的出现和爆发式增长,包括手机、手提电脑、3D打印、机器人在内的数字化、智能化劳动生产工具风靡全球,进入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石油工业,推动石油工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第四次工业革命和新一轮产业革命,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入到颠覆传统、创新发展、重塑石油的变革发展新时代。新时代石油变革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在石油工业各领域、各专业、各系统蓬勃展开,对包括石油前端生产管理层、后端经营运作层、高端战略决策层在内的整个石油工业产业链、价值链、生态链产生前所未有、脱胎换骨、急风暴雨般的冲击和挑战。
 
    看点十:经过40年改革开放,以开放搞活、放权让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石油行业企业改革已经接近尾声,适应新时代变革要求的新一轮改革开放已经提上日程。互联网革命的平面化、去中心化基础架构以及共享经济和多方共赢生态圈,平台革命的大型工业云平台和转型发展的互联网平台企业,区块链革命的分布式数字账户、数字提单和智能合约,资源革命的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资源开发方式和利用方式变革与创新等,为打造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平台、跨终端、跨国界、数化万物、互联互通、深度融合发展的石油工业生态圈或曰共享联盟,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强大支撑。石油工业无疑将会适应这些变化,掀起新时代石油变革热潮,以新的变革力量,群策群力,创新发展,重塑石油,早日实现中国石油工业的转折性变革和革命性突破!
 
    该书作者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其写作手法既系统规整,又灵动活泼,行文流畅,文笔考究,这使该书具有了通俗易懂,可读性强的明显特点。
 
    作者在充分梳理世界石油工业发展历史,全面总结、系统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石油变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取得的辉煌成就,发生的巨大变化的基础上,对新时代石油变革的历史方位、面临的能源革命大势、发展现状、主要问题,进入了深入分析和解读。对新时代中国石油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和途径,提出了具体参考意见和建议。同时列举大量数据资料,从石油资源开发方式变革和石油资源利用方式变革两个方面,对一些模糊思想认识和错误观点有针对性地予以了澄清,对石油工业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展望。
 
    总之,《石油变革:世界与中国》是一部特点鲜明、十分难得的好书,一部跳出石油看石油、跳出石油看历史、跳出石油看世界、跳出石油看未来的精品力作,一部讴歌改革开放40年的石油鸿篇巨制,值得抽出时间,潜心一读。
返回 国际石油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