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6日,
上海销售浦东分公司振兴
加油站非油收入达到2007万元,成为上海首座营业额超过2000万的加油站便利店。在2017年以1500万元登顶中国石油昆仑好客收入最高便利店的基础上再现新超越。
102平方米的营业空间,不到便利店的平均面积,是什么让振兴与众不同?调动一切积极要素,让固定的空间流动起来,让可变的要素活力四射,是振兴加油站屡创佳绩的秘法。
让现场活起来。空间有限,提升坪效是关键。2018年年初,浦东分公司与振兴加油站对便利店进行了全流程诊断,通过仔细测算,门口的2组中岛货架和2个冰柜的坪效还不如一个手机专柜。发现了问题,立刻动手解决。拆除了货架和冰柜,重新设置了客户动态路线,在收银区附近设立主题活动墙。小小的调整,让固定的空间变成了可变的、流动的空间。根据不同的季节和促销活动,张贴相应的海报、设计新颖的堆式陈列。重点商品贴上醒目的上线追踪二维码,客户扫一扫就可以即时查看商品的信息与价格,调动客户的购买欲望。全年共开展7次主题活动,活动商品销售额79万元,坪效达到5.26万元/平米。
员工开口活起来。先易后难,梯式上量,振兴加油站将“每单必推”真正变成员工无处不在的开口营销。为了降低员工的畏难心理,“每单必推”劳动竞赛,商品前期选择了纸巾等单价低、销售难度小的商品,下达的任务也从压力较小的每人100件开始,并实施动态监测。等员工发现可以轻松完成任务,再逐渐将商品扩展到日常生活需要的米油奶和玻璃水等,任务也逐渐提高到300件,到全班组1500件。员工之间、班组之间的竞争就像打怪升级一样,当一个个任务完成,一处处难关攻克,员工开口营销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米油奶竞赛月里,大米销售增长900%,食用油增长578%,牛奶增长256%;单人最高月销售1058件商品,平均每天超过35件。激励机制活起来。新品种的引入,尤其是单价高的高端商品,如何打开销售局面是很难的。在振兴加油站的“首单奖励机制”激励下,每位员工都会想尽办法去做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