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中旬,
东方物探召开横波地震勘探技术汇报会,就横波地震勘探技术研究进展及成果进行专题研讨。横波勘探技术在青海探区首次实现规模化应用,标志着石油物探正式进入高分辨率的横波勘探时代。以横波勘探、“低频+横波”可控震源纵横波联合勘探为代表的一批特色技术,为东方物探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特色技术拉动勘探市场
东方物探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坚持技术引领,着力自主研发特色技术,通过特色技术突破技术难题,“两宽一高”、低频可控震源、高效混采等勘探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应用到国内外重大勘探项目,成为拉动市场的原动力。
近年来,东方物探打造形成了以“两宽一高”为代表的物探核心集成配套技术系列,引领了物探行业高精度勘探的发展。其中,“两宽一高” 技术日益完善,助力多个大型项目竞标成功,显著提升了东方物探海外市场竞争力;可控震源宽频激发技术实现新突破,大幅提升了资料品质;G3i HD新一代陆上地震采集系统,实现24万道实时带道能力和“有线+节点”无缝联采;超高效混叠采集技术通过“多炮混叠激发、室内数据分离”在阿曼创造了平均日效2.5万炮、最高日效3.8万炮的世界纪录,同时也为东方物探获得16亿美元海陆物探大单提供了技术支撑。东方物探创新研发了混叠数据分离、OVT处理、高精度偏移成像、叠后现代属性储层预测和叠前五维解释等技术,形成完备的“两宽一高”处理解释能力,这些特色技术成为东方物探拓展高端市场的利器。
特色技术增强保障能力
东方物探自主研发的特色技术为提升技术服务水平、助力油田公司增储上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近三年的深化研究,“两宽一高”技术目前已具备20万道级、日效5万炮、每天10TB数据采集和实时质控的能力,覆盖七大盆地五大领域,为找油找气做出重要贡献。
G3i仪器、Hawk节点仪器技术性能更加完善,能够满足陆上全方位、宽频、高精度、高效施工作业要求,成为东方物探国内陆上地震采集工程的主流仪器。低频可控震源在国内外多个重大项目中进行工业化应用,EV56高精度可控震源取得优异的勘探效果,持续保持全球行业领先地位。
GeoEast实现了从“可用”向“好用”的跨越,成为中国石油主流物探软件;KLSeisⅡ软件历经20多年的研发,技术性能居于行业领先地位,采集项目应用率达到100%;甜点地震预测软件(GeoEastUSP)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四川、长庆、大港页岩油气勘探取得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撑。
东方物探依托技术创新,尤其是自主研发的特色技术,在持续增强服务保障能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配合油田在塔里木盆地秋里塔格构造带、阿尔金山前带、巴彦河套盆地吉兰泰断裂构造带、四川盆地川西龙泉山构造带和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等新区新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为建设玛湖特大型油田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配合中油国际在乍得、哈萨克斯坦、阿联酋、缅甸、苏丹的5个区块勘探取得一系列新突破,夯实了海外油气合作资源基础。
特色技术抢占未来制高点
东方物探在特色技术的有力支撑下,着力打造全球领先的行业技术,形成了以EV56高精度可控震源和G3i HD超大道数地震仪器、 Hawk HD节点地震仪器等为代表的12大系列自主创新产品,实现了石油物探核心装备的国产化,让特色技术成为抢占未来制高点的关键利器。
东方物探瞄准全球海底节点勘探市场需求,加快OBN技术攻关,形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OBN勘探配套技术,有力推进海上业务的高质量发展;时频电磁勘探技术从单排列发展到大道数、面积采集,勘探精度提高50%;成功推出全球首台大吨位横波可控震源,首次获得高品质横波资料,拉开了横波源矢量勘探的序幕;新研制的uDAS光纤井中采集系统现场试验取得良好成效,为油藏精细刻画提供了技术利器。
未来,东方物探将按照集团公司科技创新总体部署和油气田公司技术需求,加快特色技术研发和核心技术突破:加强百万道级地震仪器,宽频可控震源、大吨位横波震源研发;完善新一代GeoEsat处理解释系统等5项软件工程以及陆上宽频高密度等6项配套技术;强化高效混叠采集处理技术、弹性波成像技术、DAS光纤井中采集技术等八项重点技术攻关,力争通过科技创新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再做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