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13时30分,装载13.7万吨沙中原油的“新甬洋”油轮顺利从广石化码头离泊,为当日下午到港并靠泊的“天籁之音”油轮预留了足够的时间。一天内日实现的“一离一靠”作业,不仅满足了广州石化低硫原油的需要,而且避免了“新甬洋”油轮至少6天的滞期,按照30万吨级油轮每天3.5万美元的滞期费用计算,共节省滞期费用140多万元。
按照计划,3月23日前后有三艘油轮陆续到达广州石化原油码头:“新甬洋”油轮预计3月21日到港,装载沙中原油13.7万吨,预计当天靠卸,23日离港;“天籁之音”油轮预计3月23日到港,装载低硫原油12.6万吨,当天靠卸,满足广州石化对低硫原油的需求,25日离港;“艾丽卡”油轮预计3月25日到港,装载26万吨沙中沙轻原油,当天靠卸……然而,“新甬洋”油轮在上一港受大雾影响要到22日上午才能抵达广州石化原油码头,船从锚地靠泊码头需要3个多小时,卸货需要24小时,23日晚上卸完货,24日上午才能离港。这样就导致“天籁之音”油轮24日才能靠泊,造成低硫原油推迟一天输送,影响广州石化低硫原油的供应;另外,25日到港的“艾丽卡”油轮也因此导致滞期。
要确保广州石化的低硫原油供应,首先必须保证23日“天籁之音”油轮靠泊,这样的话22日到港的“新甬洋”油轮就要排在3月28日之后靠泊,将产生6天的滞期费140多万元。
广州石化计划经营部原油执行人员何永钊在确认了码头靠泊操作和卸货速度,向船务代理公司了解海事、海关、港务、引航等政府部门可以申请的加班时间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后认为,如果能够在23日中午前完成“新甬洋”油轮的作业,那就能保证“天籁之音”油轮的靠泊,这样既能确保低硫原油供应,又能节省6天的滞期费用。
按照何永钊的意见,广州石化生产调度部、计划经营部调整了油轮作业方案,决定3月22日靠泊“新甬洋”油轮,23日靠泊“天籁之音”油轮。
方案确定后,各相关单位立即行动。原油码头总经理肖勇首先优化了接卸工艺,提出“三臂卸油,四个罐同时进油”的方案,保证船方能够用最快的速度卸货;其次,要求码头方面做好充分准备,保证码头设备能够满负荷运转。
船务代理中海宏达公司负责人蔡钢安排业务部经理郑碧军和调度员阙仕鹏,在21日一早就分别蹲点在惠州海事局和引航站协调,反复向海事局和引航站说明当前企业生产面临的困难并得到理解。惠州海事局和引航站决定安排22日早上加班最先靠泊广州石化的油轮,并且将出引航员的时间从正常的8时30分提前至凌晨5点。
通过码头和中海宏达公司的共同努力,“新甬洋”油轮在22日中午12时48分开始卸货,23日上午9时48分完货,创造了同类型油轮最早开卸和最早完货的作业记录;13时30分,“新甬洋”油轮离泊,引航员见缝插针利用海面起雾前的有限时间空档,迅速引航靠泊“天籁之音”油轮,在短短几个小时内顺利实现了两船的“一离一靠”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