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
西北油田TH121100井应用新型油基水溶性降黏剂收到较好效果,日产油增加3吨,降黏率在99.9%以上,节约掺稀油15吨。该工艺为破解高含水
稠油开发难题探索出新的接替技术。
西北油田高黏度、超重质特稠油在常温下硬如沥青,埋藏5500米以深,此前一直采取井筒掺稀油降黏方式开采。随着含水上升、稠油因乳化黏度加大,掺稀降黏开采变得低效甚至无效,生产也频繁出现电流波动、回压升高等异常情况。
为破解难题,西北油田自主研发油溶水基高效降黏剂,降低混合油黏度及举升过程中的摩擦阻力,大幅降低掺稀油用量,药剂加注仅需一台撬装式柱塞加药泵,无须配液和人工值守,易于推广应用。
据西北油田采油专家邹国君介绍,新型降黏剂由植物精华、微生物营养提取液、
增溶剂等复配而成,大规模推广应用可降耗增油,每天节约稀油200吨以上,并且不影响后期联合站脱水,具有显著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