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油价跌收近2%,受全球
石油需求前景转弱,以及美国原油库存增加拖累,尽管对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牵头减产行动将持续的预期升温,美国已经超过俄罗斯和沙特,成为全球最大原油生产国。
对此,路透社分析师在6月12日表示,全球
石油市场正在经历反转,从OPEC减产或美国制裁伊朗等产油国的油市供应紧缺风险,转为全球经济衰退疑虑下的需求放缓担忧。
本周,包括美银美林、费氏全球能源咨询公司等机构已经将全球
石油需求增长预估从130万桶/日下修至约100万桶/日,在5月的路透调查中,分析师最乐观的石油需求增长预估为140万桶/日,1月调查时的预估为170万桶/日。
巴克莱称,已下调中国、美国、印度和巴西等多国的石油增长需求,数据显示,这些国家占到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75%以上。
高盛表示,全球经济增长减弱以及石油需求下降的预期,是“原油价格过去一个月来下跌的最大推手”,结果使得国际油价从2019年前四个月的上涨45%,变成4月底以来的大跌超15%,截止发稿,美国原油现报52.11美元/桶,跌超3%;布伦特原油现报61.10美元/桶,跌1.91%。
为支撑油市,俄罗斯和沙特从2019年1月开始一直限产,但过去一年,美国原油日产量却增加160万桶,达到创纪录的1240万桶,超过俄罗斯和沙特,成为全球最大的产油国。稍早前,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Anton Siluanov)警告表示,如果OPEC及其盟友不延长减产协议,油价可能会跌穿每桶40美元。
对此,The McGill International Review专栏作家Nick Chao认为,国际能源供应市场的变化似乎表明主导世界石油市场近50年的美国和沙特的石油美元协议可能提前结束,那么,这在全球原油需要下降的背景下,将对全球油市和美元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事实上,所有的石油公司都想发展新技术控制采油成本,采更多的油,成本越高赚钱就越不容易,也就越要发展更先进的技术,而2017年之前的美国都在主动推动经济全球化和石油美元,其本质就是要满足自身的能源战略需求,所以,从这一点来看,石油美元时代更像是美国经济的灰暗时期:对外部能源的高度依赖。
要知道,现在美国通过炼油技术的改进和页岩油企业加速债务扩张刺激生产之际,正用尽办法想成为全球主要的能源出口国,因美油已经可以在更低的油价水平下盈利,据美银美林最新报告指出,在十年前,美国购买外国能源上的支出还高达GDP的3%,而到了去年10月,美国在能源上已经转为贸易盈余,据EIA在6月11日晚间发布的报告显示,上周美国国内原油产量虽稍有下降,但仍保持较高纪录至1230万桶/日,而到2025年,可能占全球原油总产量增量的一半左右(下图)。
这也意味着美国将不再依赖于沙特等OPEC产油国的进口石油需求,而据权威机构预测,美国最快有可能在2035年前就彻底摆脱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并将在国际能源的定价上也能获得更大话语权。
这似乎也解释了Nick Chao所分析的石油美元或将提前陨落的部分原因,但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对于所有出口石油的公司来说,世界上石油美元可能不再那么重要。
特别当中国版的人民币原油期货横空出世后,已经成为亚洲交易量最大的原油期货合约,最重要的,随着近期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深入,尤其石油人民币体系的成形,这将逐渐替代或削弱石油美元的市场份额,动摇石油美元体系在全球数十年的主导地位,以及美债在全球范围内持续的市场需求。
而近期,BWC中文网还注意到,越来越多的石油公司及新兴市场正在逐渐边缘化美元,全球贸易越来越多地通过双边本币结算安排来进行,而完全绕开美元(或石油美元),打破全球油价规则以美元主导的市场环境。
对此,美国金融网站ZeroHedge在近日分析指出,随着美油产量和出口增加的预期,它对OPEC产油国原油依赖的下滑很可能会导致2014年的一幕重演,当时在美国页岩油抢占大量市场份额之后,各大产油国也开始增加产量而抢占市场份额,结果导致油价出现断崖式的下跌,而数月前,沙特官方智库已经在开始研究OPEC解体的后果就是最好的注脚。
而正是石油市场上有了这些变化,对此,美国金融媒体MarketOrcale认为,这似乎正在成为中俄等多国在石油交易领域中去美元化的突破口,美元注定要慢慢丧失特权,这种冲击波可能在接下去以相同形式发挥其影响,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产油国家宣布弃用美元改用人民币等货币结算就是最好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