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7日早上7点,
西北油田YK34H井现场经过121小时的连续鏖战,身长630米,如“盘龙”般蛰伏在固井套管环空内的
测井电缆线断截,被全部取出,井下仪器完好。
大伙儿紧张了5天5夜的神经终于松弛了下来。分公司测录井工程专家张军阳浑身疲惫极了,从上午7点一直睡到下午6点40分,怎么回轮台的都记不清楚了,故障处理现场的一幕幕像过电影一样在脑海里不断浮现。
7月22日早6点半,张军阳正在熟睡,被一阵紧密的电话铃声唤醒,是西北油田监督中心的测井监督崔光打来电话。“张总,YK34H井起钻输钻具至井深5630米时,井口测井电缆突然断裂,井队立即停止起钻作业。断电缆情况发生时,测井仪器处于增斜井段,井斜达到60°以上,当时正在进行钻具传输,上测阶段,旁通上部630米电缆落井,时间是今早6点零1分 。”
张军阳一个激灵坐起来,立即意识到,这起断测井电缆故障的情况十分复杂,钻具下面还带着放射性中子源,如果处理不出来,不仅经济损失巨大,还会对油田安全环保造成严重影响。他立即联系分公司测井专家库成员、咨询国内外油田类似故障处理思路……。
时间紧迫,来不及洗簌了。张军阳穿上工装工鞋,小跑着,来到办公室申请车辆,并组织相关人员即刻赶赴YK34H井现场商量解决方案。
早上9点,在YK34H井场的会议室里,测录井专家、甲方监督、钻井队和测井队共十余人,紧急召开了故障分析会,分析造成井口电缆线断裂的原因,一方面是测井电缆在运行过程中,被井口“细脖子”部位的钻具挤伤,另一方面测井起电缆张力过大,最终导致了故障的发生。
分析会上,大家积极发言,共同探讨着故障处理方案。
崔光率先介绍说:“这起故障处理的难点,首先是固井套管环空只有22毫米,而仅电缆线的直径就占去11.8毫米,剩下10毫米的间隙太小,无法有效循环钻井液,产生摩擦阻力在所难免,如果一旦断裂的电缆线在环空中堆积,将造成钻杆被堵死,会给后期起钻造成困难。”
“此次落井电缆线长630米,这在我们收集的石化系统内的9起断电缆故障中,长度最长,情况最复杂,没有可借鉴经验。”来自华北测井的测井专家薛久强说。
结合上述难点,张军阳考虑到,该井钻具自重110吨,均为2012年、2013年出厂的钻具,上提拉力过大易损伤钻具。故障处理方案初步确定为,采取起钻方式起出电缆,钻具的提拉力控制在160吨以内。
井口和钻台分别开始忙碌起来。12点40分开始起钻,3小时过去了,钻具起出245米,起钻悬重由最初的110吨,逐步上升至158吨,钻具上提越来越困难,逐渐以0.1-0.2米上移,后来就基本不动了。专家现场分析,电缆在测井旁通阀或钻具节箍处有大量堆积。
经钻井队建议,现场尝试着增加上提拉力至170吨,这时,钻具又动了,每次在以0.2米上移……。负责钻台上操作起钻的司钻小张,小心翼翼地控制着上提拉力,不敢有一丝大意。
此时正值大暑天气,塔河地面温度高达44摄氏度,井场上没有一丝的风,钻机发出低沉的轰鸣声。时间又过去了11个小时,仅起出32.75米,故障处理进展缓慢,电缆头一直没有露出井口。
23日凌晨3点,张军阳根据现场反馈情况,连夜组织大家讨论修改原处理方案,决定采取上提下压、转动转盘方式活动钻具。
现场立即按照新的处理方案施工。他们利用钻具原悬重,上提至160吨,下压50吨,其中以原悬重转动转盘2次,第一次正转5圈,回1圈;第二次正转5圈,回0.5圈,有效转动圈数8.5圈,发现钻具上提空间增大。
看到这一情况,在场的每个人都像被打了一剂强心针。崔光坚定地说:“上面转动转盘,下面的钻具也在跟着动,说明这个方案可行性很大。经过两次转动转盘后,每次可起出钻具0.10-0.15米,这就如同乌龟参加百米赛跑,虽然速度缓慢,但是只要坚持,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又过去了15个小时,已是23日中午3点,钻具仅往上走了19.1米,断电缆头却迟迟不肯露面。如果电缆线在套管中大量堆积,随钻来回挤压,钻具就会被堵死,大家的心情一直紧绷着,只能耐心地等待,汗水逐渐浸湿了大家的衣衫。
面对重重困难,西北油田监督中心领导高度重视。中心主任马新中从轮台赶往YK34H井现场,指导故障处理,次日凌晨3点才离开。故障处理期间,他时刻关注录井远程传输数据,现场起钻困难时,就打电话询问故障处理情况。马新中说:“这次施工难度大责任重,你们在现场睡不成觉,我这边也睡不着。”
钻具起出298米时,电缆头这才“低调”地随钻露出井口,故障处理终于向前迈进了一步。
可是,好事多磨!起出1根近10米的钻杆,快的时候需3小时,慢的时候得12小时,1公分、2公分、……、5公分。此时,张军阳已经连续2晚没有合眼。他日夜盯着录井室钻井参数的显示屏,认真记录着每次上提的悬重、上弹的长度和时间。上弹节奏快的时候,他的心情就会轻松一些,缓慢的时候,就上钻台与施工方商量对策。
24日,热浪继续席卷着塔河戈壁。中午3点,电缆线又消失了,大伙的心再次被提到了嗓眼儿上,专家分析,落井电缆线已经断成了好几截,故障处理难度升级。此时,距故障发生已经过去了57个小时。
为保障施工现场设备安全,他们及时更换绞车低速链条,检查保养设备,多方协调合作,故障处理在有条不紊地往前推进。
直到26日晚上23点55分,井口再次出现堆积的电缆线,长约30米,经过反复起下钻,这截电缆线已被碾压拧巴成了一团,与钻杆死死地缠绕和黏连在了一起,线团间参杂着许多电缆线粉末,需要工人用铲子一点点地分离。
大家顾不上休息,继续起钻。随后见到了第3根电缆线断节,长约25米。
故障处理一波三折,但最终朝着共同的目标迈进。27日凌晨4点,井口见到大量堆积电缆。随着最后一个单根的起出,总长约630米的断电缆线全部起出井口。
凌晨7点,钻具恢复自重,无阻力,测井旁通下电缆电阻测量数据正常,说明井下仪器完好,断电缆故障成功解除。
持续了121小时的故障处理成功,塔克拉玛干大漠东边的一轮红日,正越过天际线,缓缓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