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25日,青海
南翼山油田生产原油20.9万吨,同比增加5.6万吨。从2016年年产量11.5万吨到如今年产量突破20万吨,预计全年产油23万吨,相当于利用3年时间再“造”了一个南翼山油田。
南翼山油田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北缘,平均海拔2700米,周边无任何社会依托,构造以“两断夹一隆”的高部位为主体,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属于典型的“三低”油藏。开发20多年来,产量一直徘徊不前。
“许多井必须实施压裂措施改造才有产出,开发成本相当高。”工程技术室主任叶文刚说。
生产成本高,单井产量低,说到底是效益问题。勘探开发室副主任陈军说:“要让‘小不点’产生大效益,就必须建立系统思维,好比一根绳上跳舞,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脱扣。”
对此,青海油田采油四厂建立了从老井到新井、从注水源头到井口、从钻井到投产的全链条循环机制。技术干部通过现办督导、协调和帮扶等方式为油田治理开“绿灯”,开启了原油产量翻番模式。
抓老井,突出“稳”。采油四厂以井筒管理为抓手,全面分析单井影响产量的动因,按要素进行分类管控,建立了从队站领导、技术员、班组长和岗位员工为主的四级管理机制,形成了投放新型固体防蜡器、措施压裂5天焖井、出现问题当天解决、每日巡检5次、3天放喷防蜡的“5153”和保压洗井、控压生产的“1保1控”工作法,生产时率同比提高32%,自喷周期同比延长3倍以上,自喷井创89口历史新高,自喷产量占总量的38%,扭转了南翼山老油田再难有长期自喷井的认识。同时,这个厂深挖捞油井潜力,开井率同比提升1.5%,平均捞油产量始终保持在100吨以上。
抓新投,突出“效”。认真落实产能建设项目组职责,进一步优化运行模式,提前排定新投压裂计划,明确责任人、时间节点和目标,专人负责、时时跟进。在质量保障方面,对压裂液交联、挟砂阶段等关键环节严格检查,对施工过程排量、砂比与压力的严格把控,有效保障了施工质量,单月新投压裂突破32口井大关。截至目前,新井产油4.21万吨,产能到位率90.1%,比计划提高5.1%
抓注水,突出“够”。针对注水存在的“注不够、注不好”等问题,采油四厂启动了以“注够水、注好水”为核心的专项劳动竞赛,建立了从水源保障、水质处理、欠注井治理等为主的分项考核标准,开发、工程、注水、生产运行等部门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考核,按照责任分工,分头做细做实采出水回注、优化补水流程、提压增注等措施,南翼山油田注水量日均同比增加750立方米,欠注井数由年初的85口降至19口,单井配注符合率比年初提高15.8%。在水质管理上,探索形成了“一个监管、五个制度”水质达标管理举措,污水水质机杂比年初提高14.7%,井口水质达标率比指标高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