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15个
石油石化行业文化遗产项目正式入选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名录。据悉,此次发布的石油石化行业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名录,是继核工业、钢铁行业和通信行业后,国资委第四次发布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名录。
本次入选名录的项目包括独山子石化新疆第一口油井、永利化学工业公司铔厂、浙江三官堂油库同安钟、玉门油田老君庙一号井遗址、茂名石化露天矿遗址、大庆油田松基三井井址、青海油田冷湖地中四井、胜利油田华八井、大庆油田北二注水站、大庆油田中四采油队“三老四严”传统教育室、汉江油田五七油田会战指挥部旧址、长庆油田庆一井、长庆油田会战指挥部旧址、1974年实船实验报告、湖南湘维工业遗址。
“工业文化遗产是中央企业的金色名片。”国资委宣传局副局长侯洁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央企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企业要发挥好表率作用,带动产业链企业共同保护和利用好企业的工业文化遗产。要做好创造性转化,赋予工业文化遗产以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
她说:“
石油化学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支柱产业之一,今天发布的15个项目是我国
石油化学行业发展的历史见证者,从多个维度鲜活展现了我国石油化学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凝结了石油化学行业人艰苦奋斗、自主创新、产业报国的崇高追求和使命担当。”
侯洁强调,国资委将实施中央企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积极推荐申报国家工业文化遗产及世界工业文化遗产,发挥和放大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的文化功能和社会价值。
据悉,下一步,国资委还将继续按照“分行业、分批次”的发布原则,组织评审、发布机械制造、航空航天、国防军工、能源、电力、建筑工程等行业的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形成更加完整的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集群。
资料显示,2017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央企业文化遗产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并在此基础上,编印了《央企老照片——中央企业历史文化遗产图册》,系统展示了国防科工、石油化工、电力、冶金、建筑等行业的发展轨迹、历史遗存与工业遗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央企各类工业文化遗产共有700多处(个),国家级文物252套(个),既包括见证近现代工业发展历程的各类历史建筑、工业旧址、三线建设时期设施设备等历史遗产,也包括展示央企革命建设与改革发展历史的博物馆、展览馆、陈列馆、纪念馆等各类场馆。
会上,中国石油与化学工程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李寿生感叹,石油和化工行业是一个有历史、有精神、有文化的行业,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创造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成为工业领域一个时期的旗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首批入选的项目有广泛的代表性,有的反映了爱国报国的理想与情怀,有的反映了重视安全生产、技术创新和企业管理的专业水平,有的反映了广大石油和化工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文化追求。
据李寿生介绍,此次入选的南京永利铔厂等化工项目,是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的典型代表。在上世纪20、30年代,以范旭东、侯德榜为代表的我国化学工业先驱,不甘心被列强剥削与奴役,立志“实业报国”,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先后建立了永利化工厂、黄海化学实验室,吸引并培养了第一批化学工业人才,创造性地研发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侯氏碱法”。永利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万国博览会上赢得了我国重工业界的第一个世界大奖,“侯氏碱法”也获得了新中国颁发的第一个专利证书。本次入选的“南京永利铔厂”项目就是我国民族化学工业自强不息、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一个缩影。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永利化学工业公司錏厂代表谭晶表示,南京永利铔厂已经成为工业文明展示和实业报国教育的基地。并表示,在工业遗产价值的开发利用上,将在维护工业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展现民国建筑和化工化肥企业传统特色、突出实业报国优秀文化的前提下,主动融入江北新区建设,探索与南京文化名城建设规划相一致、与江北新区发展规划相和谐的保护利用措施,将此区域开发为集影视制作、创意设计、文化展示、商业娱乐、居民休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性、产业性园区,使文化产业的开发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代表盖立学表示,将探索“大庆精神+陈展保护”,让工业遗产“立”起来;用“大庆精神+教育培训”,让工业遗产“活”起来;“大庆精神+红色旅游”,让工业遗产“亮”起来。
中国化工湖南省湘维有限公司瞿招才讲述了“石头变棉花”的文化聚合与传承。他说,湘维是花园式工厂,当地旅游综合体项目已将“湘维”列入综合服务区开发。“三线建设”“石头变棉花”的故事和以企业发展、几代职工家属“欢迎回家”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将使湘维以另一种形式再续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