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大动作均被新冠疫情封冻暂停后,仍有大消息爆出。
近日,国际著名能源咨询机构Energy Intelligence(EI)在其官网曝出
中海油重磅消息。
1、EI爆料:中海油拟对气电集团版块进行重组
Energy Intelligence何许人也?
Energy Intelligence是国际著名的能源领域研报、信息服务和数据分析咨询机构。总部位于美国纽约,至今已有近70年历史,每年会在英国伦敦整一场全球能源峰会。
根据EI的官网信息,EI从一些业内人士获取到的关于中海油重磅消息。
“中海油集团拟将旗下中海油气电集团出售给在香港和纽约上市的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00883.HK),这次内部重组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有利于缓解气电集团的资金链压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将气电的
LNG贸易与海油的上游勘采业务进行深度融合。”
2、中海油气电集团前世今生
作为国内三大油之一的中海油,成立于1982年,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已经由一家单纯从事油气开采的上游公司,发展成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业务遍及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能源公司,现已形成了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与服务、炼化与销售、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服务等五大业务板块。
目前,中海油集团旗下已有5家上市公司。
而中海油的天然气及发电版块主要专注于国内的天然气产业链中下游业务,主要所属单位为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993年,在中石油和中石化夹缝中,为了发展国内中下游业务,中海油决定涉足LNG进口这个空白市场,按照当时中海油的中期规划,到2010年,LNG占中海油总能源供给的1/4,成为中海油拓展下游市场的关键一步。
其时,中石油、中石化已在内陆占据竞争优势地位,中海油国产气源较少,进口LNG则成了其拓展国内天然气市场的重要突破口。
从广东大鹏项目开始,中海油大规模建设LNG港口、接收站、管线等,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中海油均有LNG产业布局。
此外,中海油还通过直接参股、并购来获取海外资源地的LNG权益产量,甚至独立运作LNG一体化项目,开始建立境外LNG生产基地。
在发力LNG业务的同时,中海油还同步建设了一些燃气发电厂。2002年,为了对LNG和发电业务进行专业线独立化运作,中海油气电公司正式成立,并于2008年升级为中海油气电集团。
截止目前,中海油已在广东、福建、浙江、天津等地投产10座LNG接收站,燃气发电厂6家,已是全球第三大LNG进口商。还有江苏、漳州LNG项目在建,还有几座接收站在规划当中。
与中石油类似,前些年,由于进口LNG价格较高,而国内终端价格部分受限于门站价,导致中海油在进口LNG方面,断断续续的出现了一些亏损的声音。
2019年12月9日,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公司正式挂牌。三桶油的相关油气资产会被划转到国家管网公司,在天然气资产方面包括长输管线以及接收站。
根据前期消息来看,中海油已投产的10座接收站中可能会有5座接收站被划转至国家管网公司,包括天津、粤东、迭福、防城港、洋浦等。虽然大鹏、莆田、宁波等热门网红接收站仍然还在手上,但若一半接收站被划转出去对中海油气电影响也不小。
不过,另一方面来看,国家管网公司成立之后,油气设施应该会对第三方公平开放。原先中海油沿海接收站进口的资源受制于长输管线,很多气化资源一般都局限于华东、华南等邻近省份中消化。第三方公平开放后,中海油的进口气资源有机会突破地域局限,可以输送至内地终端市场,这对中海油而言算是利好和机会。
3、中海油:“1534”发展新征程
2019年10月,汪东进升任为中海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此前他已在中海油总经理岗位上任职一年。
这位拥有丰富油气勘探开发经验的石油人,在石油行业历练近40年后,正式执掌中国第三大国有石油公司。
中海油在集团2020年工作会议中提出“一个目标、五个战略、三个作用、四个跨越”的发展思路。
“1534”发展思路,让中国海油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中找到了发展方位。即:
一个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公司;
五个战略是创新驱动、国际化发展、绿色低碳、市场引领、人才兴企;
三个作用是中国海油要争做推进关键技术攻关的先锋队,争做油气上产的主力军,争做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稳定器”“压舱石”;
四个跨越是要实现从常规油气到非常规油气的跨越,从传统能源到新能源的跨越,从海上到陆地的跨越,从传统模式到数字化的跨越。
中海油开始全力向国际一流能源公司奋进。
2019年6月,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宣布,中海油及其全资附属公司CEPR Limited与诺瓦泰克及其全资附属公司Ekropromstroy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签订股权购买协议,据此,CEPR将收购由Ekropromstroy持有的Arctic LNG2 LLC(“北极LNG 2公司”)10%的股权。
而在2020年工作会议上,改革同样是一项重点工作,包括深入推进集团管控模式改革、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专项领域改革。
4、内部重组,预言还是神侃?
目前,除了EI的这个爆料外,还没有看到更多的关于气电集团重组的相关消息,消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无从得知。
不过,最近中海油倒是有一些类似的内部重组的实际动作。
2019年8月1日,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与其控股母公司中国海油集团签订股权转让协议。
上市公司将收购由中国海油持有的中联公司100%股权,总代价约为人民币53.35亿元,将由中海石油中国以现金支付。于收购完成后,中联公司将成为本公司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
这个中联公司即为中海油集团旗下全资的中联
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中联煤层气公司是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主要从事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输送、销售和利用的国家煤层气专业公司,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并享有对外合作进行煤层气勘探、开发、生产的专营权,拥有国家气体勘察甲级资质,原由当时的煤炭工业部、地质矿产部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等单位集资1亿元发起成立。
经过几轮变迁,至2006年,中煤集团和中石油各持50%股权,2009年中石油彻底退出持股。
2010年中海油开始大举进军煤层气产业。
当年中海油与英国天然气公司达成协议,获得后者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煤层气资源区块权益以及煤层气液化生产线部分权益。
此后,中海油与Exoma能源公司签署协议,获得后者位于昆士兰加里里盆地五个煤层气区块50%的权益。
2010年12月30日,中海油从中煤集团手中以12亿元收购了中联煤50%股权,并获中联煤的经营主导权,后逐步追加至全资控制。
不过这国内煤层气的发展不太平坦。
截止至2018年12月31日,中联公司经审核的总资产值和净资产值分別为人民币77.67亿元和22.06亿元,不过税后净利润有点可怜,较2017年同比下滑了75.9%,当年仅为1754.4万元。
从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的公告来看,中海油正积极寻找非常规能源开发的机会,非常规能源具有巨大潜力並将成为一项重要的能源来源。而另一方面,将中联煤层气纳入到上市公司的平台里,也有利于缓解中联煤的资金压力。
如果参照上述中煤联的操作,此次气电的消息倒是有些类似。
神侃还是预言,一切等待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