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油价叠加新冠疫情全球蔓影响,我国石油企业如何生存?我国石油行业由三大石油央企,中化、延长石油、振华石油、中信能源等国有大型石油企业和以下游石化企业居多的数百家大小石油民企组成,石油央企和其他国有石油公司受此轮超低油价冲击最大。相比欧美同行,我国石油企业应对超低油价举措少很多。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超低油价面前“认怂”。我国石油企业面对超低油价,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概括为四种武器。
特色武器:发挥中国石油企业业务模式一体化的优势。我国大型石油企业多是上下游、甲乙方一体化的。上下游一体化是主营业务覆盖油气上下游全产业链的模式,低油价下,上游勘探开发业务不赚钱,但是炼油、化工和销售可能会好一些,上游原油价格是下游生产成本,可以实现综合互补。2016年超低油价下,中石油、中石化炼油化工板块的盈利能力和利润贡献在公司都名列前茅,甚至发挥着救命稻草作用。甲乙方一体化,使超低油价下,企业的投资业务和工程服务业务抱团取暖;可以发挥协同优势,把成本降到最低。而且,甲方有限的投资可以聚焦到集团内部乙方身上,保障乙方能够活下去。因为油公司的投资实际上就是油服公司的合同收入。
神秘武器:充分利用我国石油企业融入全球油气市场的能力。经过近30年的国际化经营,我国大多石油企业都具备了一定的国际化运营管理能力,业务早已融入全球油气市场,这就为超低油价下我国油企的“腾挪”创造了秘密武器。比如,中石油等企业已构建了多元的进口境外油气的渠道,已通过现有四大战略通道进口石油和天然气,将海外上游资源与国内炼厂和消费市场有效连接。低油价时期,可以充分协调海外上游与国内下游炼化销售企业之间的平衡,调整优化贸易和定价机制减少损失和创效。很多我国石油企业已经与欧美同行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在第三方市场开拓业务。当前,可以通过加大与战略合作伙伴、项目合作伙伴的沟通联系,对一些共同投资的大型项目进行再论证再评估,节约投资成本。
常规武器:千方百计降本增效。超低油价环境下,国际同行在控制成本方面主要做法:一是大幅削减投资支出。Rystad公司预测,如果油价维持在30美元/桶的水平,2020年全球勘探与生产业务的资本支出将减少1000亿美元;如果情况延续到2021年,届时勘探与生产业务投资支出会再减少1500亿美元。二是减少非必要成本支出。三是降低油气产量,关停那些高成本的生产井。四是加大资产剥离力度。通过资产剥离,解决油价暴跌下的现金流短缺,以及维持股东现金回报的承诺。我国石油企业应充分借鉴国际同行做法,增加有效投资,强化提质增效工作,树立“一切成本皆可控”的理念,在降低生产作业成本和各项管理费用上下硬功夫、下苦功夫。要注意油气行业固有的安全风险,保证必要的安全环保投入,防范安全环保事故是石油企业的“生命线”。
重型武器:加快内部优化和改革。超低油价下,砍投资、降成本等常规武器实施相对容易,但不高明。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产量和效益,砍掉一些关键项目投资,无异于断臂求生,甚至自断后路。真正的重型武器,应该是组织变革、技术创新、共享服务、优化流程,但这些实施起来无疑要困难许多。需要警惕一个怪圈:高油价时期,良好的财务状况掩盖了管理缺陷,不愿改;低油价时期,糟糕的财务状况降低了企业对改革的承受能力,不敢改。退一步讲,即便重大改革做不了,还可以简政放权,让企业所属子公司增加灵活性和决策权,自负盈亏,提高效率。
当前,除了中东地区海湾国家的大型石油企业,以及个别非洲、拉美等产油大国的国家石油公司能够将桶油完全成本控制在30美元以下外,其他石油公司,包括国际石油巨头、独立石油公司以及大多数国家石油公司都将陷入亏损的局面。这是一种行业性亏损。一旦全行业陷入亏损,则将是全球石油工业的悲剧,估计所有的产油国、消费国和国际石油公司都不会容忍这种情况持续下去。
我国石油企业,需要在行业寒冬中,强身健体,跑赢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