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堪称传统石油公司“最艰难的一年”,展望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得以彻底遏制,面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石油公司自身生产经营的双重压力,传统石油公司要怎么扛?
昨日,中国石油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对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的工作成果进行了总结,并部署了2021年及“十四五”时期的重点任务。一起来看看作为我国的石油行业领军企业,中国石油有什么规划。
面对多重考验,油气生产稳中有进
“2020年是中国石油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极具挑战的一年。”中国石油董事长戴厚良在会议上说。
一段时间以来,全球经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国际油价低位运行,世界局势复杂多变,外部环境更加不稳定的同时,地下石油资源也面临着品质更差、勘探开发难度更大等问题。
尽管面对重重考验,2020年,中国石油的发展状况仍然保持了相对稳定,在油气勘探开发方面还取得了多项突破。
至2020年底,中国石油形成了“3个1亿吨”的油气生产格局:全年国内产油1.0225亿吨,产气1304亿立方米(折合油当量约1.039亿吨),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当量达到1.0009亿吨。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化石能源对外依赖程度高,为遏制能源进口上升势头,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近年来主要石油公司纷纷加大了油气勘探开发力度。
作为我国增储上产的主力军,中国石油克服疫情考验,为国家能源安全护航。这其中,天然气当量首超原油,促进了能源行业低碳转型;1亿吨的海外稳产,也展现着中国石油向国际化石油公司迈进的实力。
在“十四五”期间,中国石油的上游业务将如何布局?此次工作会议上,戴厚良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内上游业务要大力稳油增气降本,切实增强立足国内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能力,全力以赴提质增效,切实发挥好生存之本、发展之基、效益之源作用。
“稳油、增气、降本”,即继续保持原油产量稳定,继续提高天然气产量,同时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或已成为现阶段中国石油勘探开发业务的总体基调。
而这也向外界传递出信号,主要石油公司一方面承担着增储上产保障能源安全的重任,另一方面又面临生产经营压力,急需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压降成本,打造提质增效“升级版”
新冠肺炎疫情对石油行业的供应端和需求端均造成挤压,国际油价低位震荡给石油业带来严峻挑战。为此,2020年,中国石油开展了一场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旨在大力压降成本费用,强化企业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精耕细作、精打细算,力求投入产出实现最大化。
戴厚良表示,2021年,中国石油还将着力打造提质增效“升级版”,“企业不消灭亏损,亏损终将消灭企业”,树立“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全力打好亏损企业治理攻坚战。
分析认为,中国石油的这一举动也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相关油气供应商的业务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并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
身处新时代、新阶段,传统石油业面临一系列挑战,“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戴厚良强调,石油公司要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趋利避害、奋发有为,做强自己,掌握发展主动权。
除了国内上游业务之外,中国石油也对其他主营业务的发展做出了规划:
炼油化工及销售业务要强化一体化统筹,产销协同应对市场,联动考核提升价值;
天然气销售业务要坚持量效兼顾、量效双增,实施差异化、精细化营销策略,优化市场布局和用户结构;
海外油气投资业务着力优化资产结构、优化业务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加大资产经营和资本运营力度;
国际贸易业务要履行好保供、降本、增效三大责任,组织好资源进出口;
支持业务要增强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突出专业化发展方向,巩固拓展内部市场,扩大外部市场特别是海外市场份额。
市场竞争意识、精细化营销、优化结构、保供降本增效......分析其他主营业务,也能看到中国石油深化改革的决心。
“十四五”时期,中国石油要进一步突出集团公司的“综合性”优势,做到油气业务和支持业务、国内和国际业务、产业发展和金融业务、实体企业和投资公司等多方面协同发展、相互促进。同时,突出“能源公司”的产业特征,将油气业务做强、做优,并加快布局新能源、新材料、新业态,构建多能互补的新格局。
中国石油规划,到“十四五”末,集团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和股份公司投资回报率基本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数字化转型取得实质进展,质量管理基本达到世界一流,实现从“生产型”到“经营型”转变。
锚定“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目标,中国石油设定了“两个阶段、各三步走”的路径:从现在起到2035年为第一阶段,2025年基本实现高质量发展,2030年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2035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企业;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为第二阶段,每五年一个台阶,全面建成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企业。